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病变主要累及肝脏。由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肝癌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感染HBV的风险较高,是成年人中的乙型肝炎高危人群,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中华预防医学会的一项关于“我国医务人员是否需要加强或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调查研究”,充分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中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了解医务人员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情况;探讨医务人员是否需要加强或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了解医务人员对乙型肝炎知识的认知;为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三家医院3194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三家医院医务人员静脉血血清样本,由北京大学肝炎试剂研究中心应用雅培公司生产的i2000微粒子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Anti-HBs及Anti-HBc)的检测;并且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三家医院医务人员调查问卷2265份,其中HBsAg阳性者52份,HBsAg阴性者2213份。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人群阳性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显示:三家医院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为1.92%;Anti-HBs阳性率为63.18%;单独Anti-HBc阳性率为5.32%;其中HBsAg、Anti-HBs及Anti-HBc三项均阴性者为29.84%。三家医院的HBsAg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nti-HBs的阳性率有差异(P<0.05),其中A医院和B医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Anti-HBc的阳性率有差异(P<0.05),其中A医院和B医院、A医院和C医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Anti-HBs及Anti-HBc三项均阴性的阴性率有差异(P<0.05),其中A医院和B医院、A医院和C医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医务人员HBV感染率为47.33%。其中A医院医务人员HBV感染率最高,C医院最低,三家医院HBV感染率有差异(P<0.05),其中A医院和C医院HB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率最高的是40~49岁年龄组,20-29岁年龄组最低,20岁至50岁组随着年龄的增长,HBV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年龄组之间有差异(P<0.05),其中20-29岁和40~49岁年龄组之间HB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率最高的职业是护士,其次是医生、医院其他人员,三组人群的HBV感染率有差异(P<0.05),其中护士和医院其他人员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史、有侵入性诊疗史、有美容史(纹眉、纹身、扎耳朵孔等)的HBV感染率高于无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史、无侵入性诊疗史、无美容史,两人群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HBsAg阳性率40~49岁年龄组最高,20~29岁年龄组最低;61.54%的医务人员有过针刺伤,针刺伤后98%的人能够做简单正确的处理;本病对平时工作和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HBV感染者一般存在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感染者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治疗等知识均不能正确回答。HBsAg阴性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情况显示:39.95%的医务人员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史,90.6%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92.99%的医务人员接受并能配合完成全程免费的疫苗接种;医务人员对于乙型肝炎基本知识、传播途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均不能完全正确回答;问卷中对于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是否感兴趣的问题,77.51%选择感兴趣或一般感兴趣。结论:(1)医务人员有必要加强或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应该加大预防投入,提高疫苗接种率(3)医务人员乙型肝炎感染与年龄、职业、疫苗免疫史、侵入性诊疗史、美容史有关联(4)加强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乙型肝炎预防的重视十分必要(5)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