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日常出行的要求逐渐提高,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有效缓解高峰期地面交通压力。轻轨作为轨道交通设施一类,采用全线高架桥梁敷设。运营期轻轨桥梁因列车行车而产生相应变形,桥梁结构运营状态下监测多采用传统接触式测量手段,该手段存在一定限制,因此有必要运用新方法进行相应探索研究。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原理,对某城市运营期轻轨桥梁,根据现场测试时不同测点位置及不同荷载形式的差异,将测得图像数据分为基本工况(Ⅰ)、同一测点位置不同荷载形式工况(Ⅱ)、相同荷载情况不同测点位置(Ⅲ)、不同结构位置(换跨)相同荷载情况工况(Ⅸ)及交汇工况(Ⅴ)等5种工况。对测得数据进行图像相关计算整合得到不同工况的时序曲线,并将各工况曲线与基本工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荷载情况下底板测点区域变形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果与结论:(1)基本工况测得的相关数据经计算并整合的水平、竖直方向变形与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显示,现场记录列车抵达测量段前方桥墩至驶离后方桥墩时间段内有显著波动。即在荷载持续时间段内,曲线发生波动,底板发生相应变形。(2)工况Ⅲ与基本工况对比结果显示,相同荷载条件下,工况Ⅲ所处测点位置的变形规律与基本工况较为一致,但该工况下测点相关曲线回落趋势较快,且竖直方向变形峰值数值稍大于基本工况。(3)将工况Ⅸ与基本工况曲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本工况水平方向应变曲线变化幅度小于工况Ⅸ;水平方向变形曲线两者都呈现出对称分布,但工况Ⅸ的最大变形值幅值显著高于基本工况,最小变形值差值不大;竖直方向的应变曲线显示基本工况曲线的前期增长速度快于工况Ⅸ,后期回落速度较慢整体变化持续时间较长,且最大应变曲线幅值小于工况Ⅸ,但两者最小应变幅值较为接近。(4)工况Ⅱ与基本工况进行对比时,相关曲线显示对同一测点位置,该测点位置正上方来车对底板施加荷载时,测试区域发生的变形值都大于斜侧方来车时测得的变形值。同时,两工况竖直方向测得的变形曲线对比图显示,基本工况与工况Ⅱ的变形曲线呈对称分布。(5)不同于基本工况呈现出最大变形值曲线变化平缓,最小值变形曲线有较显著变化,交汇工况的最大变形值曲线同最小变形值曲线同样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增长与下降,发生变化的时间段为第9~22秒共13秒长于基本工况的11秒,说明交汇工况对底板变形的影响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