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较好的身心发展。终身体育概念的提出,使得终身体育教育成为了体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体育教育效果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训练中,学生身上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运动损伤,跳远时扭脚、跑步时摔倒、韧带拉伤等都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对此,本文就在此基础上,从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种类着手,分析体育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措施,防范学生运动损伤,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训练;高中阶段;运动损伤;防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1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训练中,通常都是以一些基础的运动为主,比如,篮球、田径等。这些运动对学生的身体体质有一定的要求,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质状况,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设置相应的训练目标,设定合理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才能增强学生体质,避免学生受到损伤。
一、高中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种类
运动损伤一般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比如,扭伤、挫伤等。发生损伤的部位和训练项目有一定的关联,比如,篮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一般位于肩部、足部等,和篮球项目中的投篮、行进间运球上篮等技术有关,而体操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一般位于腕部、肩部和腰部,和体操项目中的转肩、跳跃等技术有关。一般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擦伤、鼻出血、扭伤、挫伤、脑震荡、脱臼、骨折等。运动损伤的产生不仅危害学生身体,还不利于体育教学,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教师应该遵守运动训练原则,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二、高中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一)准备不充分。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身体的灵活性下降,肌肉缺乏力量,从而产生运动损伤。
(二)防范意识差。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讲述运动损伤的严重性,使得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差,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运动损伤,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防范,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就会受到运动损伤。
(三)技术动作不规范。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不够,在学习运动技术时,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导致技术动作不规范,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四)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在体育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缺乏明确的管理,纪律性差,学生不听从教师的指挥,随意的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三、高中体育训练中防范学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要想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就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进行练习,同时也要向学生讲述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以及种类,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体育训练中,在了解学生身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质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训练内容,并设置相应的训练目标,在进行训练前,教师要向学生讲述哪些技术动作会产生运动损伤,让学生能够产生防范意识,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循序渐进训练原则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和联系密度,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
(二)在体育训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体育训练中,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同时还能够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活动,还有利于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皮肤血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时,还要保障学生是在不疲劳的状态下进行的,同时也要根据本节课的训练内容设置相应的专項准备活动,比如,上肢的拉伸活动,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到训练活动中去。
(三)对特殊部位进行保护,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中,可以适当地加强学生易受到损伤部位的训练,提高易损伤部位的功能,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增强学生体质。比如,学生腰部如果容易受到损伤,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就要加强腰背肌的训练,同时还要加强腹肌训练,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腰部损伤。教师也可以在训练前对学生讲明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预防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知,帮助学生克服麻痹思想,在训练时,教师也要及时的讲述不同技术动作的保护措施,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除此之外,学生如果感到身体疲劳要即使的报告给教师,身体上有损伤,也要及时的报告给教师,避免学生出现带伤训练的现象。
综上所述,运动损伤是高中体育训练中常见现象,由于教师组织教法不当,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等,使得运动损伤危害学生身心健康,降低教学效果,因此,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教师可以加强思想教育,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并在体育训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同时对对特殊部位进行保护,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防范运动损伤,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鹏.对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2012(3):54-55.
[2]梅健.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现状及其学时损失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4(5):18-19.
【关键词】体育训练;高中阶段;运动损伤;防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1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训练中,通常都是以一些基础的运动为主,比如,篮球、田径等。这些运动对学生的身体体质有一定的要求,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质状况,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设置相应的训练目标,设定合理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才能增强学生体质,避免学生受到损伤。
一、高中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种类
运动损伤一般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比如,扭伤、挫伤等。发生损伤的部位和训练项目有一定的关联,比如,篮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一般位于肩部、足部等,和篮球项目中的投篮、行进间运球上篮等技术有关,而体操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一般位于腕部、肩部和腰部,和体操项目中的转肩、跳跃等技术有关。一般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擦伤、鼻出血、扭伤、挫伤、脑震荡、脱臼、骨折等。运动损伤的产生不仅危害学生身体,还不利于体育教学,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教师应该遵守运动训练原则,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二、高中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一)准备不充分。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身体的灵活性下降,肌肉缺乏力量,从而产生运动损伤。
(二)防范意识差。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讲述运动损伤的严重性,使得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差,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运动损伤,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防范,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就会受到运动损伤。
(三)技术动作不规范。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不够,在学习运动技术时,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导致技术动作不规范,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四)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在体育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缺乏明确的管理,纪律性差,学生不听从教师的指挥,随意的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三、高中体育训练中防范学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要想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就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进行练习,同时也要向学生讲述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以及种类,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体育训练中,在了解学生身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质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训练内容,并设置相应的训练目标,在进行训练前,教师要向学生讲述哪些技术动作会产生运动损伤,让学生能够产生防范意识,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循序渐进训练原则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和联系密度,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
(二)在体育训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体育训练中,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同时还能够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活动,还有利于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皮肤血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时,还要保障学生是在不疲劳的状态下进行的,同时也要根据本节课的训练内容设置相应的专項准备活动,比如,上肢的拉伸活动,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到训练活动中去。
(三)对特殊部位进行保护,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中,可以适当地加强学生易受到损伤部位的训练,提高易损伤部位的功能,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增强学生体质。比如,学生腰部如果容易受到损伤,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就要加强腰背肌的训练,同时还要加强腹肌训练,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腰部损伤。教师也可以在训练前对学生讲明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预防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知,帮助学生克服麻痹思想,在训练时,教师也要及时的讲述不同技术动作的保护措施,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除此之外,学生如果感到身体疲劳要即使的报告给教师,身体上有损伤,也要及时的报告给教师,避免学生出现带伤训练的现象。
综上所述,运动损伤是高中体育训练中常见现象,由于教师组织教法不当,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等,使得运动损伤危害学生身心健康,降低教学效果,因此,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教师可以加强思想教育,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并在体育训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同时对对特殊部位进行保护,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防范运动损伤,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鹏.对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2012(3):54-55.
[2]梅健.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现状及其学时损失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4(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