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变暖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通过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碳排放强度及人均碳排放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具有较大的降碳责任。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而县域作为最大的“生态支撑体”和“碳补偿区域”、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93%,人口总量的73%,GDP的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县域控碳体系的数据驱动型规划设计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NO:2018YFC07047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暖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通过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碳排放强度及人均碳排放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具有较大的降碳责任。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而县域作为最大的“生态支撑体”和“碳补偿区域”、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93%,人口总量的73%,GDP的60%,其单位GDP碳排放量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这不仅难以满足县域自身的减碳需求,更无法实现区域碳补偿的职能。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县级尺度分析我国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变,制定差异化精准减排政策和目标,使现有碳排放研究在更小尺度上进一步延伸,本文以武安市为例研究了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县域降碳策略,为具体的减排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以武安市为例构建了县域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并结合其现状经济及环境状况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碳排放的空间分配和部门分配。从县域整体层面和乡镇层面分析了武安市碳排放的空间变化特征,并重点梳理了其工业、居民生活、公共设施、建筑业、农林和交通等主要碳源部门的碳排放时空变化。其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位序规模法则等分析手段分析了武安市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在对武安市县域碳排放核算及时空特征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对武安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确定及降碳策略进行了探索。首先通过Tapio脱钩模型的研究,明确了武安市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分析了武安市碳排放与经济的关系,确定了武安降碳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前文的碳排放核算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的时间序列模型对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下的县域碳排放数据进行预测研究并生成了拟合曲线。进一步以STRIPAT模型为基础,得出了武安市县域碳排放的测算方法,筛选出武安市县域碳排放测算的影响因素。然后,建立了武安市主要碳排部门与影响因素和降碳策略的关联框架,提出了适用于武安市的降碳策略,并定量化了不同降碳目标下的情景预测,及时空格局变化表征。为制定合理的差异化碳减排政策,提高县域减排政策的针对性和出台政策的可操作性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各类养老设施匹配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老旧社区的老年人步行空间,该研究属于居家养老的范畴,根据国务院提出的“9073”养老格局,日后90%的老年人需要依靠居家养老,为社区设计适宜老年人的步行空间与社区养老设施,为现存社区填补养老职能的空缺,满足居家养老时的户外活动需求,是实现“居家养老”的有力保障。国内现有的老旧社区步行环境中普遍存在缺乏老年人活动空间
文章分析了现代建筑发展中存在过度注重建筑“本体”的复杂性与建造因而产生的严重环境资源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以日本建筑师隈研吾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建筑师提出了一种“消隐建筑”的新理念,即弱化本体,拒绝强调外表形式,反而关注与环境的融合,是一种与强调建筑外观地标性完全不同的建筑理念。现阶段消隐理念包括隈研吾前期的负建筑理念及妹岛合世等建筑师提出的相关建筑理念,是一种舍弃建筑造型而向自然环境取得协调的一种
随着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建筑能耗问题日益突显,其约占据全国一次能源消耗的40%,因此建筑行业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建筑物本身的绿化以及建筑周边绿化可以调节建筑周边环境温度,从而缓解建筑能耗,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并且建筑绿化利用植被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建筑系统的碳吸收能力,是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对建筑绿化与建筑能耗的关系研究通常采取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高速铁路的持续发展促使铁路客运在城市交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高铁站区的开发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将高铁客站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一体化,即“站”与“城”的有机融合问题。因此,本文以高铁客站设计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实现“站城一体”为目标,通过案例研究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站城一体化发展策略进行总结与论证,并以此为基础,在临港站设计之中
空间叙事的研究,起源于对现代主义建筑实践的反思,因其作为激发和唤起人在参与空间体验的过程中一系列感知和情绪的重要手段,被建筑师视为应对当前全球化、信息爆炸、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本文以空间叙事的构建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尝试将空间叙事作为支撑设计实践的手段,将叙事性思维引入到创意街区的设计中,以强化建筑的时空体验,并为设计赋予深层次的社会内涵和文化价值。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及案例
基于旧工业建筑的工业遗址博览建筑作为一种新兴博览建筑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此种建筑一方面可以使旧有工业建筑焕发新生,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工业相关的知识;在加深观者对工业遗产的认识的同时,也为观者提供了不同而又有趣的观展体验。然而各类工业建筑中设计之初均旨在解决现实的生产工艺问题,其空间、结构并不会完全与博览建筑耦合,因而需要依据博览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对工业建筑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在诸多工业建
随着全球化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度假旅游人群的需求不断提升。度假酒店设计逐渐呈现出高舒适性、高景观性的新趋势,其设计从单纯的满足住宿需求,到有意识地利用景观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特色空间。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古代有“天人合一”,追求田园野趣、自然和谐的思想;现代有机建筑理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一不在强调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度假酒店作为酒店建筑的一种类型,相较于
论文从建筑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村庄活力欠缺的实际问题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通过实体空间的搭建为村民提供活动与交流的平台。乡村综合体作为西北地区公共空间的一个新尝试,是适用于低度分化、高度原子化村庄的建设模式。与周围环境与民居体量相适应的空间及其灵活的功能设置,将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能够为村民适应产业转型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对村庄长远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当今乡村建设的热潮
当前城镇化发展处于上升期,城乡发展水平差异正不断扩大,“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层面对我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目标,为促进新时代乡村快速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满足城乡协同发展的要求,需要科学有效的绿色宜居村镇建设评价体系。总体而言,当前大陆村镇发展阶段与台湾地区经济转型期乡村发展情况类似。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这一时期台湾经济社会对乡村规划方面的政策支持路径,以及与之相关的规划体系、评价指标和实践成果为大
Founde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Tianyige group is a private library of the fanfamily in Ningbo.It is also the earliest,the longest lasting an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hysical remains of private f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