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87年Woodward发现植物气孔密度随着CO2浓度升高而下降的关系以来,气孔频率参数,尤其是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与CO2浓度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陆地维管植物气孔频率与CO2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最近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是利用化石植物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大气CO2浓度。前人在植物叶片气孔频率与CO2浓度存在负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重建了自泥盆纪以来的古大气CO2浓度。然而,也有研究显示不同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7年Woodward发现植物气孔密度随着CO2浓度升高而下降的关系以来,气孔频率参数,尤其是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与CO2浓度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陆地维管植物气孔频率与CO2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最近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是利用化石植物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大气CO2浓度。前人在植物叶片气孔频率与CO2浓度存在负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重建了自泥盆纪以来的古大气CO2浓度。然而,也有研究显示不同植物气孔频率对CO2浓度的反应不一。为提高对古大气CO2浓度重建的分辨率,客观反映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国际上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筛选更多能对大气CO2浓度起指示作用的植物。本文研究了榆科榉属(Zelkova)的4种植物和杉科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叶片的表皮特征和气孔频率,从而探讨榉属植物作为大气CO2浓度指示物的可能性、认识水杉表皮特征的变异,以及影响水杉气孔密度的因素。主要内容包括:1.榉属植物的气孔频率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本文研究了分布在东亚的Zelkova schneideriana、Z. serrata、Z. sinica和分布在欧洲希腊的Z. abelicea的腊叶叶片的气孔频率(包括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Z. schneideriana、Z. serrata和Z. abelicea气孔频率下降,而Z. sinica的气孔频率上升。这表明榉属植物气孔频率可以作为大气CO2浓度指示物,但需考虑到不同种的植物气孔频率对CO2浓度变化响应的不一致性。4种植物不同的气孔分布方式可能是其气孔频率对CO2浓度升高响应不一致的原因,即Z. schneideriana、Z. serrata和Z.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射电噪类星体的X-ray辐射和它对类星体取向的依赖性。我们采用了一个核主导参数分布跨度很大的射电噪类星体样本,其中包括核主导射电源5个(R>1.0),瓣主导射电源4个(R<0.5),还有3个介于两者之间。我们分析了样本来自X-ray卫星(主要来自XMM-Newton,还有一部分来自Chandra)的光谱数据。我们发现我们样本中的所有源都至少需要一个主导硬X-ray波段的平的幂律分量。
黑子是太阳表面磁场最密集的地方,每个发育完整的黑子都是由本影,半影组成。古代的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对黑子有着详细但不完整的记录。然而,对太阳黑子的再次发现还是Galilei,Scheiner等人在1611年左右借助于新发明的望远镜的帮助,这标志着西方世界对太阳系统研究的开始,并且预示着人们对太阳物理特征研究的开始。很长时间以来关于太阳黑子特征的观点经历了很多的修正,1769年Wilson效应完全
星系化学演化是现代天文学一个非常热的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星系化学演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化学演化的基本现象已能做出大致的解释,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清楚的问题。在星系化学演化模型中,很多问题的处理都还很粗糙。比如星系化学演化模型中对星族(星族是星系组成的基础)的处理过于简单,更重要的是,引进的Ia型超新星(SNe Ia)诞生率也只是为了解释某些观测现象而作的人为假定,并没有详细考虑Ia型超新星
物态方程是天体物理特别是恒星模型理论研究中的最重要的输入物理之一,与核反应率、不透明度共同构成恒星模型的三大要素。借助一定的恒星结构与演化程序,可以按要求构造各种假定的模型。研究理想状态下的物态方程相对简单,而且许多恒星物理领域对物态方程的要求并不高,一般也只需要假定为理想状态就可以满足研究要求了。但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以日震研究为例,高精度的观测资料需要有更细致的物理理论来加以解释。物态方程作为物
自从诸如SOHO,YOHKOH等太阳空间卫星向地球传回第一张照片后,人们对众多太阳大气活动现象的三维立体结构已不再陌生,其中耀斑的环状结构最为引人注目。同时我们已知道耀斑无论是在大气中的延伸深度还是所涉及的辐射波段都很广,空间资料用近紫、紫外谱线仅仅反映了耀斑在不透明度比较小的高空大气中的立体形态,即便是对太阳边缘事件的观测以及即将上天的STEREO等卫星的运转也无法直接展示耀斑处于高不透明度的色
天体物理学家第一次成功地计算中等质量恒星演化到中心氦燃烧阶段,就发现蓝拐现象,它是赫罗图上形成黄巨星分支的重要理论条件。但由于蓝拐对很多输入物理,如对流的混合长理论,对流超射,初始元素丰度等都十分敏感,稍稍不同就会抑制或触发蓝拐,因此蓝拐的激发机制一直没有满意的理论。本文回顾了蓝拐的研究历史,并对中等质量恒星在演化过程中的蓝拐的激发机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一个蓝拐整个过程的物理图象。 本文
本文用根瘤菌合成血红素基因hemA,根瘤菌固氮酶调节基因nifA,固氮酶结构基因nifKDH,nifH的启动子与lacZ基因融合的质粒,通过三亲交配法将其转入豌豆根瘤菌,接种烟草发根、烟草植株和水稻。结果表明β-半乳糖苷酶有不同强度的组织化学染色反应,hemA染色最强,其它次之。显微镜观察表明在烟草发根的维管束中柱鞘细胞、水稻根皮层细胞内和细胞间隙有根瘤菌存在。从根中分离纯化细菌,LacZ染色,再
被子植物成熟的种子一般不含有叶绿素,但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胚芽却具有鲜明的绿色,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莲胚芽不同于一般被子植物叶组织的色素和光合系统组成,并通过对莲胚芽成熟发育过程中的叶绿素合成和光合系统发育进行分析,探讨了莲胚芽光合特性形成的原因,最后对莲胚芽在黑暗中萌发能发育并建成光合系统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 1,莲胚芽不仅含有叶绿素和光合
中国植被的1860个样方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克隆植物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并在大部分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大多具有更强的适应环境压力的能力。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克隆植物的丰富度较高。在寒冷、低氮含量、养分贫瘠的生境中出现频率较高。在高山草甸,苔原,高山裸岩和砾石稀疏植被带等胁迫生境中克隆植物占的比例较高。克隆植物中,具有不同克隆生长器官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出现频率
耧斗菜亚族是扁果草族中根据在雄蕊群和雌蕊群之间存在膜状的退化雄蕊所建立的一个新亚族。主要特征有:染色体基数7,花瓣基部具囊或距。具有退化雄蕊(Staminode)。该亚族包括三个属,分别是:耧斗菜属(Aquilegia)、天葵属(Semiaquilegia)和尾囊草属(Urophysa)。本文研究了耧斗菜亚族植物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花粉形态和以及种皮微形态,并根据多个DNA区段的序列探讨了耧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