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募基金是按募集方式划分的与公募基金相对应的一类投资基金。私募基金是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为闲置资金或过剩资本,寻找投资机会,并谋求高回报的投资方式之一,是基金管理人或基金发起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向特定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构投资者或自然人筹集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并根据确定好的原则进行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私募基金创造了一种与传统资产不同的收益与风险的结合。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完善,私募基金已经成为证券投资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它是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工具。配套完善的法律制度,高效有序的监管体系,充分有效的竞争格局是保证基金业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基金创造稳定成长业绩的保证,是吸引广大投资者,积聚社会财富,推动证券市场不断壮大的重要牵引力。然而,在目前,我国私募基金仍然游离于监管和法律规制之外,尽管有所谓“阳光化”的私募基金称谓,但这称谓恰恰反映了私募基金仍然处于不规范运行的状态。由于基金的各个利益主体存在严重缺位问题,一方面,对基金经理人的相关约束软化,无法实行有效的规制。另一方面,欠缺激励机制,即使管理人业绩良好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正面激励,就会导致经理人的行为异化,背离了投资人的意愿,使“基金黑幕”成为一种常态。又由于私募基金缺乏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和保障,逃避监管者的监管,躲开市场的注视,使它成为证券市场潜伏的危机源和不稳定因素。随着《证券投资基金法》、《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合伙企业法》的颁布实施,私募基金必将从一个“灰色地带”走向“阳光地带”。并且从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只要积极地通过立法对私募基金各种组织形式加以规范,明确承认其法律地位,规范其运营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将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予以明晰,将有利于将更多的处于游离状态的民间资金纳入专业理财的轨道,为证券市场提供增量资金,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一方面借助机构投资者的稳健经营,可以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从而建立竞争有序的证券市场。正因如此,本文拟从我国私募基金现存的几种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及借鉴国外对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的研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和运筹学的决策模式,对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前景及其组织形式规范化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