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纤维化是一个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一旦发展到终末期,形成肝硬化则无法逆转。但是,肝纤维化的可逆转性已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证实和认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肝纤维化逆转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不断涌现,大量的促纤维化因子被发现,但尚未找到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另外,大量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报道证明,纤维化的肝组织因结构改变及治疗过程中如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经动脉栓塞治疗(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造成的肝组织缺氧能够导致肝纤维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形成肝纤维化进展的恶性循环并影响HCC患者TAE治疗的远期疗效。目前,缺氧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已被学界普遍认知,但是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并未阐明,同时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因此,寻找逆转肝纤维化进程的有效治疗手段及探讨缺氧加重肝纤维化的机制并建立相应的干预策略,对于有效防止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目的探讨肝动脉缺氧加重肝纤维化程度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抑制缺氧诱导因子对缺氧加重肝纤维化程度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肝动脉结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组、HAL+LW6治疗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肝纤维化组、CCL4诱导肝纤维化+HAL组、CCL4诱导肝纤维化+HAL+LW6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并获取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哌莫硝唑摄取实验评价肝脏组织的缺氧程度;行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了解肝纤维化程度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s1–alpha,HIF-1α)抑制剂LW6对缺氧加重肝纤维化程度的干预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IF-1α、促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阐明缺氧加重肝纤维化的现象及可能的分子机制;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株,给予缺氧处理,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评估缺氧处理前后肝细胞中TGF-β1和VEGF的合成和分泌情况,进一步研究缺氧加重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结果1.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结果显示,缺氧促进肝组织胶原沉积;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中TGF-β1,VEGF表达水平和HIF-1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氧导致肝细胞中HIF-1α及TGF-β1、VEGF表达上调。4.缺氧状态下肝细胞中HIF-1α正向调控VEGF的表达。5. HIF-1α抑制剂LW6能够减弱缺氧后肝组织中胶原纤维的沉积。6.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HIF-1α抑制剂LW6能够抑制缺氧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激活作用。结论HAL术后导致的肝组织缺氧能够加重肝纤维化的程度;肝组织缺氧后肝细胞中HIF-1α表达上调并通过正向调控肝细胞中的TGF-β1、VEGF合成和分泌导致肝纤维化的加重;HIF-1α抑制剂LW6能够减弱缺氧后肝组织中HSCs的活化及肝组织内胶原纤维的沉积,从而抑制缺氧加重肝纤维化的进程。第二部分:目的观察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对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疾病进程的影响,初步探讨阿西替尼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18只腹腔注射CCl4后,随机分为肝纤维化组和阿西替尼治疗组,每2周处死后取肝组织。利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内胶原蛋白的沉积情况,另外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Cl4处理时间的延长,大鼠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阿西替尼治疗组大鼠肝脏肝纤维化程度,胶原蛋白含量及α-SMA的表达显著低于肝纤维化组(P<0.05)。结论阿西替尼可能通过阻断HSCs激活从而有效抑制大鼠肝纤维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