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器物层面上的改观,更有精神内核的涵化作用,对技术和实践及其学理层面的工具理性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驾驭技术,有的放矢,为“我”所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重新定义了“媒介”、“媒介属性”和“智能可穿戴设备”,尤其是对“媒介属性”的定义超越了传统的偶有属性和固有属性范畴,针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提出了“外在属性”和“内显属性”的区分。其次从传播学视角简要回溯了作为一种新兴媒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设备功能、特点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展示;随后回顾了媒介技术理论的起源、代表人物及观点、媒介技术下的媒介形态变迁,通过这种历史回照来反观当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媒介所体现出来的新特征。在第三章通过焦点访谈法详细调研了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对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否能够扮演媒介及其属性的部分见解,以此为参考,结合笔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物的详细观察,得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具备一定的信息传播中介作用,并在信息传播、信息呈现、信息操作、信息与人之间的交互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外在属性,但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平台级、入口级特征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其媒介属性表现出越来越边缘化的色彩。在本章笔者继续总结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媒介属性的内显价值,增添本文研究人文关怀。但笔者同时也发现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信息传播、呈现、交互和反馈方面,尤其是技术与人文关系方面依然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最后,笔者在媒介技术理论的框架下,详细论证了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新媒介的发展趋向:在人类器官的延伸方面继续深入但要警惕“假肢”现象;继续超越时空、身份、文化边界,重构我们的生活情景;在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助推下会一直朝着“艺术化”方向发展;未来有可能演变成一个强聚合性质的垄断媒介,朝向“体媒”和“智媒”方向发展,本文也尝试对当前如火如荼的媒介转型和融合提供重要参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