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挑战,资源和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三赢的战略目标,必须积极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循环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区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它能够对传统区域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带动落后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之上的,包括区域产业体系、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的复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区域内和跨区域的物质、能量、信息、资源、废弃物的分层循环流动,优化系统主体要素的运行结构和关联;通过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各种产业生态链,实现产业循环发展的功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区域生产、消费和管理模式;通过公共设施和支持服务机构把区域的生产、消费、废物处理和区域管理统一组织为生态网络系统,实现循环经济规模效益的需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区域循环经济及综合评价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遵循功能互补、资源约束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目标自上而下分为总体目标层——评价目标层——指标层,组织成树型结构的指标体系。其中,评价目标层包括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再根据不同的目标设立终级指标,构建了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其次,创新性地将信息熵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基于信息熵与未确知测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并以此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的有利工具,有效的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精确。再次,根据以上建立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选取东北三省20042007年废物排放累计数据和A省20012007年各年度废物排放数据,以及A省辖14个城市20012007年废物排放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验证与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东北三省污染排放相对情况比较中,B省和C省较好,而A省较差。在对A省20012007年废物排放数据进行评价显示,废物排放相对GDP的综合效应排名与废物排放绝对数量的排名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对于GDP的增长,废物排放的相对效应是在逐年提高;但同时,废物排放的绝对量依然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对A省14个城市20012007年的废物排放指标的评价显示,随着城市GDP的递增,污染程度也逐年递增;通过有效控制和预防废物排放量,将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后,依据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法律规范”的保障机制,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