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分型作为食管鳞癌免疫治疗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性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e5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后线治疗的标准治疗选择。但在食管癌中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更好地使用生物标志物来帮助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目前食管癌免疫治疗中仍然缺乏可靠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基因分型与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进而探索食管癌免疫治疗中潜在的且易于临床应用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及不同生物标志物组合在免疫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两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单中心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将至少接受了一次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所有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全部纳入分析。本研究进行了肿瘤组织样本PD-L1表达的检测、动态收集外周血细胞计数并计算NLR、提取血细胞DNA并进行了高分辨率的HLA-Ⅰ类基因分型。探索了不同生物标志物或生物标志物组合与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分类数据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该研究共纳入了 69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单药免疫治疗的晚期或复发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全人群的总体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23.2%(16/69),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 46.4%(32/6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1.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8.9个月。本研究中,33例患者基线NLR≥4,相比基线NLR<4的患者显示出了较差的疗效及预后(ORR 9.1%vs.36.1%,P=0.018;mPFS 1.8 vs.3.2 个月,P=0.026;mOS 7.4 vs.11.0 个月,P=0.008)。11 例(15.9%)HLA-Ⅰ纯合型患者对比杂合型患者有更差的免疫治疗结局(ORR 0 vs.27.6%,P=0.056;mPFS 1.8vs.2.4 个月,P=0.010;mOS 5.6vs.10.5 个月,P=0.004)。本研究还探索了不同标志物的组合预测模式,显示基线NLR≥4且HLA-Ⅰ纯合型的患者疗效及预后最差(ORR0;mPFS 1.4个月;mOS 1.8个月)。研究还发现随着有利因素个数的积累,临床结局逐步改善。同时具备3个有利因素(基线NLR<4、HLA-Ⅰ杂合型、PD-L1≥10%)的患者有着明显优于其他组合患者的免疫治疗临床结局。结论:NLR和HLA-Ⅰ基因分型在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预测及预后价值。不同生物标志物的组合应用有助于筛选出更多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其他文献
尽管免疫检查点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ies,ICBs)在晚期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成功,但是仍然有许多癌症患者对该疗法无响应。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非冗余免疫抑制机制的存在。胞外腺苷(Extracellular adenosine,e ADO)信号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抑制通路,阻断腺苷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之称,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实体肿瘤。化疗药物吉西他滨(GEM)一直是临床治疗胰腺癌的“金标准”。但是,吉西他滨在体内转运过程中极易被脱氨化而失去药理活性。最终到达肿瘤组织处的吉西他滨,也会因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上药物转运载体的急剧减少,导致胞内药物浓度偏低。因此临床上需要较大剂量(1000 mg m-2)的药物输入来弥补这些缺陷,但由此会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本研究探索利用化学修饰提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诱因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为临床上常见危重症。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是ARDS发病的关键环节。在恶性因素刺激时,PMVECs是肺中最主要的靶细胞,其结构和功能
微凝胶是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胶体纳米粒子,通过引入特定功能性的单体、交联剂等元素可构筑对温度、pH、光、磁等不同外部刺激具有响应性的微凝胶,在可控药物释放、涂料、催化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皂乳液聚合(SFEP)方法可用于制备在水中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骨架微凝胶,由于具有操作简单且产物无表面活性剂残留等优点,因而在微凝胶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然而,目前已经报道的用于SFEP方法制
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全世界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升高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主要致病因素,而降低LDL水平则能有效降低CVD的发病率。因而开发便宜、高效的LDL吸附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到目前为止,研
汉代至宋代是中华文化艺术积淀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段内,动荡与繁荣交织,专制统治强化与士人主体精神张扬共存,错综变化、多种因素的交织推动了艺术赋的发展与演变。在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文人文化心理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影响下,各个时代的艺术赋创作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汉代是艺术赋的萌芽与成型期。这一时期的艺术赋创作还较为简单,艺术赋主要描写与统治阶层政治教化有关的礼乐活动,用以表现宫廷娱乐或体现儒家政
目的:1、临床研究:观察扶正法(益气养阴方)、祛邪法(清热解毒方)、扶正祛邪法(扶正祛邪方)对早期肺腺癌术后患者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因素、肿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扶正祛邪不同治则对早期NSCLC术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其机制。2、实验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扶正祛邪不同治则对肺癌细胞增殖、肿瘤微环境中相关免疫细胞的影响,探讨扶正、祛邪最佳治则及其通过调控相关免疫细胞重塑免疫微
锂离子电池(LIBs)是最先进的商品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大、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已广泛用于通讯、电子、交通、航天航空和储能等领域。电池的性能主要由电极材料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LIBs的性能,拓宽应用领域,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持续加大电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然而,随着LIBs应用范围的快速扩宽,用量不断增大,锂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人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并积极推动文化交流。2016年《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发展及文化交流进入高效合作的局面,要“全方位提升中国文化领域开放水平,秉承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合作理念,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政府也将文化产业提升到
刺激响应形变材料三维结构的动态特性赋予了材料独特的优势,提升了其在医疗植介入器械、致动器、传感器等高附加值产品中的应用优势。绝大多数情况下,形变材料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其形状的动态变化。对材料形变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精确的调控是推动形变材料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短板。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开发新型形变速率调控方法,关注非均质材料中不同区域的动力学行为,突破非均质材料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