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冠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文献中各地区文冠果品质相关理化指标,为了丰富文冠果种质资源又分别测定了河南荥阳(XY)、山西方山(FS)、河北张家口(ZJK)、山西浑源(HY)、山东潍坊(WF)地区文冠果种子的相应指标作为补充,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成文冠果加工品质评价体系。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品质特性方面:以荥阳(XY)、方山(FS)、张家口(ZJK)、浑源(HY)、潍坊(WF)文冠果种子为原料,通过方差分析粒径大小、千粒重、容重、水分、灰分、4种主要矿物质(Fe、Zn、Mg、K)含量,发现各相关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籽粒形状和颜色与文献报导没有明显差别。各地区文冠果种子水分含量在3.72%至4.64%之间,灰分含量在1.57%至3.76%之间。Fe、Zn、Mg、K四种矿质元素含量最丰富的地区分别为志丹(ZD)、白城(BC)、灵宝(LB)、荥阳(XY)。(2)文冠果品质与油脂品质关系模型的建立:文冠果种仁粗脂肪含量较高的地区为志丹(65.21%)、赤峰(64.01%)、杨凌(63.14%)。各地区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平均为78.22%。文冠果油酸值为0.82 mgKOH/g,过氧化值为0.50 mmol/kg,碘值为110.57gI2/100 g,皂化值为183.34 mgKOH/g。对各地区文冠果脂肪酸组成、粗脂肪含量做相关性分析知,文冠果粗脂肪与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极显著负相关。对15个地区文冠果进行聚类分析,志丹(ZD)和建平(JP)两地区的文冠果相对最适合用作油脂原料,方山(FS)地区文冠果相对较适合作为文冠果油料使用。对各地区文冠果进行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模型能够判别出未知文冠果品种在工业生产中作为油料使用的适宜性。(3)文冠果品质与蛋白质品质关系模型的建立:方山(FS)地区的文冠果粗蛋白含量(35.16%)、必需氨基酸含量(11.09 g/100 g)均为最高。文冠果蛋白等电点为4.6,其蛋白质的持水性、吸油性、溶解性均较好。对各地区文冠果氨基酸、粗蛋白含量做相关性分析可知,文冠果粗蛋白与丙氨酸呈显著正相关。将14个地区文冠果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方山(FS)地区的文冠果相对最为适合用作蛋白产品的加工,第二类为荥阳(XY)、浑源(HY)、张家口(ZJK)、潍坊(WF)、赤峰(CF)、杨凌(YL)、白城(BC)、西安(XA)、银川(YC)、翁牛(WN)的文冠果,这10个地区的文冠果相对较适宜做蛋白加工使用。对各地区文冠果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函数模型能够判别出未知文冠果品种在工业生产中加工蛋白制品的适宜性。(4)文冠果种子卫生指标方面:对荥阳(XY)、方山(FS)、张家口(ZJK)、浑源(HY)和潍坊(WF)5个地区文冠果壳和仁分别测定菌落总数,发现壳上多为霉菌及少量酵母菌,均为环境中常见的菌群,未发现致病菌,种仁上未发现任何菌落;对5地区文冠果种仁进行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