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黄土高原旱地连续进行了 18 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用连续浸提分级方法,研究了苜蓿连作、小麦连作和粮豆轮作等不同种植系统及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锌、铜、锰、铁有效性及形态分配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连续施用锌、锰、铜肥条件下土壤锌、锰、铜的化学特性,探讨了土壤锌、铜、锰、铁有效性与其形态及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和碳酸钙等性质的关系,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 1.长期种植作物及施用肥料可降低土壤 pH 值,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减少土壤碳酸盐含量。这些性质的改善,对于促进土壤中锌、铜、锰、铁的有效化有重要意义。 2.土壤中锌、铜、铁主要以矿物态存在,其它形态所占比例很小;而锰主要以矿物 态 和 氧 化 物 结 合 态 存 在 , 这 两 种 形 态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36.57%~45.27% 和33.15%~44.50%。 3. 长期种植作物土壤 DTPA-Zn 和 DTPA-Cu 含量明显降低,耕层土壤各形态铜的含量亦有所减少,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锌含量却得到了增加,古耕层土壤锌和铜的形态受种植系统的影响较小。 苜蓿连作增加了土壤 DTPA-Mn、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锰,减少了氧化物和有机结合态锰;小麦连作也使土壤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矿物态锰有所降低;粮豆轮作对土壤锰形态的影响不明显。 苜蓿和小麦连作促进了耕层土壤中矿物态铁向其它形态的转化,使土壤中这些形态铁及 DTPA-Fe 的增量大于作物的吸收量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粮豆轮作系统有机结合态铁含量却有所减少。 4.长期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 DTPA-Zn 含量,并且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土壤中各形态锌和铜的含量,其增加程度因种植系统和土壤层次的不同而异。 施用氮磷有机肥增加了小麦和玉米连作系统中土壤 DTPA-Mn 的含量,减少了苜蓿连作和粮豆轮作系统中 DTPA-Mn 的含量。长期施用磷肥提高了苜蓿连作和粮豆轮作系统的碳酸盐结合态锰,降低了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锰。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小麦连作、玉米连作和粮豆轮作系统土壤氧化物结合态锰,却增加了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锰。 各施肥土壤 DTPA-Fe 含量均有所增加。施用磷肥降低了苜蓿连作和粮豆轮作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铁含量,增加了小麦连作系统交换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铁含量。施用有机肥减少了土壤氧化物结合态铁含量,增加了有机结合态和矿物态铁的含量。 5.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与 DTPA 态锌、锰、铁显著正相关,对它们有效性的影响<WP=6>为直接作用;碳酸钙与 DTPA 态锌和锰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pH 与 DTPA-Mn 和 Fe 显著负相关,这两个性质主要通过有机质影响土壤锌、铜、锰、铁的有效性。土壤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锌与 DTPA-Zn 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是土壤有效锌的来源;氧化物结合态铜与 DTPA-Cu 呈正相关关系,可以反映土壤铜的有效性;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有机结合态锰与 DTPA-Mn 极显著正相关,是土壤有效锰的组成形态;有机结合态铁与 DTPA-Fe 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土壤有效铁的容量因子,可以反映土壤的供铁能力。6.长期施锌和施铜使土壤全锌、全铜含量及 DTPA-Zn 和 DTPA-Cu 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土壤,表现出了锌和铜在表层土壤积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趋势,并且土壤中各形态锌和铜的含量均有所增加;长期施锰土壤中各形态锰的含量也都有所增加,但全锰和 DTPA-Mn 提高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