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量子点的光频转换性质及其在紫外探测上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锰掺杂量子点具有大的Stokes位移和长荧光寿命的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掺杂量子点光频转换的紫外探测系统。量子点将紫外信号转换成硅基CCD工作波段的荧光信号,结合其长荧光寿命导致的信号时间延迟,从而提高成像器件在紫外波段的探测效率,实现了单通道全景式紫外成像探测。首先,针对锰掺杂量子点长荧光寿命的特点,在成像光路中引入光学斩波器,将入射的可见光和紫外光的混合信号变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当单位周期内的入射光被切断时,可见光信号迅速衰减,而源于紫外信号的荧光由于长寿命的性质出现缓慢的拖尾,将这部分信号提取出来就可以获得紫外信号的信息。当入射光处于开/关状态时,单通道成像系统分别获得可见/紫外信号图像,从而实现单通道全景式紫外成像探测。其次,对探测系统中出现的时间延迟进行了理论分析。当脉冲光入射到锰掺杂量子点薄膜时,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延迟,这部分延迟是由斩波器裁剪出的光照面积的和量子点荧光延迟共同产生的,并以卷积形式呈现。本文将这二者的模型进行了简化,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还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合金量子点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且可重复性高。进一步优化的核/壳结构也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光稳定性,拓宽了量子点的使用范围。最后,针对量子点薄膜由散射导致的光能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反射膜的微透镜阵列模型,在提高微透镜填充因子的前提下,使量子点的荧光利用效率提高了50%以上。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在内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出现境外投资热潮,此后,为了保持日本企业海外竞争力,日本政府实施海外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对外经济援助创造良好
目的:探讨维生素C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伍治疗新生儿窒息(NA)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NA并发心肌损伤患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1
1 我国果业成就    1.1 我国水果总量  2008年为11338.92万吨,占世界15%:水果面积为1073.44万公顷,占世界20.3%,均居世界生产国之首。    1.2 人均水果面积  建国初10几平方米发展到现在72.6平方米,超过世界人均71.4平方米的水平。    1.3 人均水果数量  由改革开放前的20余千克,提高到现在的71.5千克,接近世界人均75.7千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