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重点观察消癥安肠方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影响,旨在探索消癥安肠方在晚期大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并筛选出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规避不利因素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中日友好医院中西结合肿瘤内科病房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为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重点观察消癥安肠方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影响,旨在探索消癥安肠方在晚期大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并筛选出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规避不利因素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中日友好医院中西结合肿瘤内科病房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为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是否在后线治疗期间长期服用消癥安肠方,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必须有长期在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门诊复查,有规律开立消癥安肠方的记录),分别收集入选患者的基本研究信息,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病灶部位、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转移部位、TNM分期、抗肿瘤时间、抗肿瘤治疗线数、后线治疗时间等,回顾两组患者病例资料,录入后线治疗过程中血清学检验结果,总结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肿瘤标志物升高等的发生情况,后续通过电话、微信、住院期间或门诊复查时面谈等随访方式对纳入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其生存状态、死亡时间。将上述信息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 26.0软件,利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将两组患者按除中药干预措施外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1:1配对,以控制偏移,保证两组间均衡可比。配对后的两组患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估算两组生存率,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将可能影响到预后的指标,引入Cox风险比例模型,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并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筛选出合格病例54例,经电话、微信、面谈等方式随访,截止2022年1月1日,死亡29例,其中直接死亡原因为大肠癌者有27例,非大肠癌者(合并其他原位癌)有2例;存活22例;失访3例。排除2例合并其他原位癌患者及失访患者3例,删失比例9.1%。最终纳入49例患者,其中西医单纯治疗组2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7例。全组中位生存期10.1月(303天),1月生存100率%,3月生存率97.9%,6月生存率78%,1年生存率3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月(180天)。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9.3月(579天),1月生存率100%,3月生存率1 00%,6月生存率85.2%,1年生存率6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2月(天)。接受西医治疗组中位生存期8.9月(267天),1月生存率100%,3月生存率95.2%,6月生存69.7率%,1年生存率7.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1月(153天)。将性别、发病年龄、服用中药情况、是否手术、发病部位、转移部位数、肝转移、肺转移、骨转移、淋巴结转移、治疗前CEA水平、治疗前CA-199水平等12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引入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显示:转移部位数、肝转移、肺转移、治疗CEA水平这4项纳入的因素是影响晚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消癥安肠方联合西医治疗可延长一、二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提高生存率。(2)转移部位数、肝转移、肺转移、治疗CEA水平是影响晚期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且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转移部位数越多、治疗前CEA水平越高或出现肝转移、肺转移的患者生存情况越差。(3)服用中药、原发灶手术、治疗前CA-199水平为影响预后的因素,服用中药、原发灶手术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积极寻求原发病灶的手术切除机会,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有利预后;治疗前CA-199水平为不利因素,CA-199升高越高,生存情况越差。
其他文献
[实验目的]探究调脾安肠方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LM)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对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实验方法]采用Balb-c裸鼠重建人CLM模型的方法行动物体内实验。予裸鼠行脾包膜下注射人HCT-116-LUC-tdT细胞后灌胃2周。于成模后及灌胃完成后行两次活体成像。第二次成像完成后处死裸鼠,留取循环血标本及肝脏标本。循环血标本行PCR检测miR-34a、mi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气虚证与非气虚证分布规律;研究气虚证与非气虚证,气虚证不同亚型间炎症指标、免疫指标、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和慢阻肺相关问卷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证候研究及治疗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asease,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评分(NAFLD fibrosis score,NFS)与中医证型、舌象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随机招募确诊NAFLD的受试者,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根据NFS评分四分位间距将受试者分为四组。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电子体检报告的形式收集受试者
研究目的:为解决中医药指南中古籍文献循证评价研究难点,推动中医中药国际标准制订,本研究拟改进现有古籍文献循证评价方法,在《中医技术类国际标准:咳嗽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制定工作中,开展古籍文献循证评价的研究设计与应用。研究方法与内容:1.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文献筛选方法进行改进。2.通过专家会议法,研制量表,确定古籍文献循证评价在《指南》中的应用方案。3.通过德尔菲法,对古籍文献循
研究目的:探索多线化疗(≥二线)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健脾补肾法在改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生存方面的作用,观察中医健脾补肾法对接受艾立布林多线治疗(≥二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协同作用。研究方法: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门诊或病房治疗的92例晚期多线化疗后(≥二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详细记录这部分患者病历资料。采用SP
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各2篇。综述一: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后的强化治疗进展,为TNBC放化疗后的继续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分子亚型,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复发转移快、生存时间短等特点,在标准的手术、新/辅助化疗、放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为强化新/辅助化疗作用,改善早期TNB
目的:探究揿针干预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和乳甲外科接受中高致吐性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或甲磺酸多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的基础止吐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前加用揿针治疗,留置2天后更换一次,从化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结合专家访谈,总结程志强教授治疗肺癌的组方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及梳理,对肺癌的中西医诊治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2.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程志强教授门诊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病例,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后新建方药数据库,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处方信息,借助Excel、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通过软件的“四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重者引发气道阻塞和气道重构,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更能体现小气道炎症和细胞学特征,随着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探究慢阻肺稳定期肺泡灌洗液中脱落细胞学特征和其在气道慢性炎症反应中的功能变化,对慢阻肺稳定期的病情演变检测和
热点网格化监管是一种创新性的监管模式。本文总结我国大气污染重点区域热点网格精细化监管取得的成效,分析指出热点网格未全面覆盖污染贡献较大的区域、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报警网格推送信息针对性需进一步强化、相关技术指南需进一步完善等方面问题,研究提出以下相关完善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热点网格的布设与调整;二是提高热点网格的精准性;三是加强热点网格报警信息的可操作性;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