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交际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不再是人们交际的唯一方式,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语言符号在意义的构建过程中不再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一些诸如图像、声音、手势、动画、颜色等一些非语言的社会符号在表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孤立地研究一种符号模态不能解释话语的全部意义。多模态话语分析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兴起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国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静态语篇的分析上,忽略了动态语篇的分析,而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包含了诸如语言、图像、音乐等多种社会符号资源,因此本文选择该动画电影为研究对象。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将功能语法延伸到其他模态以发现其意义构建机制。本文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出发,基于克瑞斯和勒文提出“视觉语法”和张德禄的动态多模态话语综合分析理论,采取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该动画电影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在静态方面,重点分析了该影片中的图像语言意义,以揭示电影中图像的意义构建机制;在动态方面,主要对该影片中出现的模态以及模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揭示模态之间是如何协同起来表达主题意义的。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图像意义的构建过程中,图像的再现意义主要通过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种方式构建;在构建互动意义过程中,通过运用接触、距离、视角和情态,展现了再现参与者之间以及再现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同观影者交流的目的;构图意义主要通过信息值、凸显值和取景来实现,通过合理的使用这些要素使图像更加完整,也更加生动形象,使得影片具有高质量的画面呈现。(2)在模态协同方面,宏观上,影片主要有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两种模态,两种模态主要通过形成强化突出和非强化协调的互补关系来表达话语的整体意义,进而向观影者传达整个电影的主题意义。本文通过对这部动态多模态动画电影的分析,在理论意义方面,不仅拓宽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范围,而且适当地丰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在现实意义上,该研究不仅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影视角,也给国内电影制作者在制作电影方面带来了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