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与世隔绝而存在的。可以说,小品文的繁荣是上海都市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作为现代都市文化儿女的作家和读者对文化选择的结果。小品文的兴起离不开社会现实(包括读者的生成、出版业的繁荣)、作家主体(职业作家队伍的壮大)、小品文观念发展(性灵、闲适、幽默的深入人心)等三种因素的合力作用。可以说小品文是当时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学。
本文将《论语》杂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研究对象置于三四十年代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历史背景之中,运用微观和宏观有机结合的方法,并从都市文化的角度考察它的流行因素,并通过对其创作的分析,对《论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史)上的价值和地位给出说明。
30年代的上海呼唤了小品文的繁盛,同时在为数众多的小品文中,也包含了作家们对现实上海的书写,以及对理想上海的想象。城市与文人,城市与作品,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中的文学,这一系列的组合,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值得思索的空间。不难发现,小品文的创作与作者的现实生活存在着既整合又分离的状态。作者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他们在进行幽默、性灵、闲适的小品文创作时,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对外部环境的想象和书写,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建构和参与。小品文在言说社会人生的同时,也在言说作家本身。
本文更多的在于从一种新的角度来反思文学现象,从城市与文学的角度,从历史与社会的高度来探寻一种文化热潮的发生,繁荣与影响。从城市、文学、作家三点的交互作用中探究30年代的小品文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