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长期的军事战争和民族反抗打破了旧有的社会体系。士大夫阶层所持有的“华夷”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观念、君臣理念、社会意识、文化意识、史学观念的碰撞,成就了这一时期思想的大变革。官方《明史》的纂修及私人著述的繁荣,更是将这一时期思想的碰撞推向了高潮。本文以康熙、乾隆、 《明史》修纂者、“胜朝遗民”为研究对象,以他们对明朝历史的态度,对明代帝王的评价、明朝灭亡的分析、臣子“忠义”的研究以及明朝学术的看法为切入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比他们明史观的异同点,揭示易代之际清朝“明君”的那种既注重信史的态度,同时又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不得不对明朝帝王及臣子的忠义采取双重评价标准的矛盾心理,了解遗民史家的修史动机和心态,体悟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自处之道。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群体之间更加客观公正的去认识明朝的历史,探讨史家精神、史学发展与社会变动的关系,揭示明清历史变迁下文化、思想在意识形态的冲突。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叙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研究方法、侧重点及“明史观”的研究范围,并对以往研究这四个阶层“明史观”的文献、论著论文,做了简要的分析。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清朝官方修纂《明史》的历程及其背景,探究了不同阶段纂修《明史》状况的原因。指出《明史》最终的完成是乾隆五十四年《四库全书》本《明史》的收录,同时也叙述了《明史》主要纂修者参与编修《明史》的情况。第二章主要叙述了明朝遗民所纂修的影响比较大的有关明朝的史学著作的编纂情况。第三章主要探究了康熙、乾隆、 《明史》纂修者对于明朝历史的看法,对于明朝帝王、明朝的灭亡、臣子的“忠义”及明朝学术的评判,并揭示了他们“明史观”形成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是探究“胜朝遗民”,即那些“不仕清朝”的真正的遗民对于明朝历史的怀念,对于明代帝王和灭亡的评价,对于明代学术的批判和修订,借以探究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内心世界。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康熙、乾隆、 《明史》纂修者、明朝遗民“明史观”之不同,并探究了他们“明史观”不同的原因。进一步剖析这一时期上层精英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揭示明清历史变迁下文化、思想在意识形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