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临床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断指再植术后1周内,患指颜色红润,指腹饱满,皮温较高;但是经过1周以后,患指逐渐表现为颜色暗淡,指腹干瘪,皮温下降,而且随着时间延长,患指逐渐变现出指纹变浅,皮肤变薄、无汗,整个患指呈现萎缩(即使是我们感觉手术十分理想的病例,也会出现)。我们知道患指出现的上述症状(指纹变浅,皮肤变薄、无汗,整个患指呈现萎缩)应该是周围神经损伤后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但为什么患指的血运会在早期恢复良好的情况下逐渐变差呢?断指再植术后患指的血液循环与神经损伤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这个实验就是准备借助观察断指再植术后1年患指的甲皱微循环情况与指神经感觉功能情况,来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1年甲皱微循环与指神经感觉恢复间的关系。方法:实用WX-9A型甲皱微循环测定仪及彩色视频系统和冷光源,在室温(20--25℃)下,观察手指再植术后1年(150例)的甲皱微循环,并与对应健侧指体进行对照比较,检测甲皱循环的管袢形态(清晰度、畸形、管袢数、输入支直径、输出支直径、袢顶、管长、管袢状态),流态(流速、红细胞聚集、血色),袢周状态(渗出、出血、乳头下静脉丛、乳头、汗腺导管)。结果采用田牛加权积分法进行处理。同时检测相应手指感觉恢复情况(英国医学会评定标准),并根据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将接受实验的对象分为两组(感觉恢复较好的与感觉恢复不理想的),再将两组的甲皱微循环的管袢形态、流态、袢周状态的加权积分进行比较,检测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断指再植术后1年的再植指体与健侧对照组相比,管襻形态、流速仍存在差异(p<0.05),袢周状态较前差异稍显减小,患指感觉差异明显。断指再植术后1年的再植指体与对照组微循环积分:管襻形态,患指1.12?0.25,对照组0.59?0.13,血流流态,患指1.27?0.22,对照组0.73?0.19,袢周状态,患指1.62?0.21,对照组1.18?0.16。手指再植术后1年,毛细血管管襻数仍少,管襻仍显短缩,管径仍细,流速缓慢,袢周状态较对照组亦有明显差异。患指感觉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多为S3级(浅痛觉与触觉完全恢复,没有过敏)。根据感觉恢复情况进行分组(感觉恢复较好的为A组,感觉恢复较差为B组),并根据甲皱微循环管袢形态、流态、袢周状态的加权积分进行比较:管襻形态,A组1.01?0.23,B组1.42?0.25;流态,A组1.09?0.22,B组1.49?0.24;袢周状态,A组1.04?0.2,B组1.65?0.21。根据比较,发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断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与断指感觉功能的恢复成正比,甲皱微循环能够客观反映病情变化。结论:1.手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及患指的感觉有显著的变化。2.手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以及手指感觉的恢复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甲皱微循环恢复越好,手指感觉恢复也越好。3.甲皱微循环检测是手指再植术后手术疗效恢复的一种客观的评估方法,同时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