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国内外产业争夺日趋激烈,且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中等收入陷阱的系列挑战,产业有外流的趋势。各国通过提高政务效率,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定优惠政策,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来吸引产业投资,即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而“中国缩影”的河南省营商环境的评价,能够代表我国各区域的产业,且有利于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解决“中部塌陷”难题,对中原崛起和协调区域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我国缺乏统一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且研究对象缺乏对地级省辖市及县乡的地域研究。为此,论文基于广义的营商环境内涵,并结合河南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城市要素保障硬环境、城市政务服务软环境、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三个维度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共计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81个三级指标。以河南省各省辖市市区的中小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为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及其他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提供借鉴意义。论文借助企业问卷、政府问卷、业务网上抓取业务数据和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取数据,评价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借助Arc GIS13.0的自然断裂点法和Getis-Ord Gi*分析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空间特征;最后,采用地理探测器单一因子驱动法识别影响城市营商环境的关键因子、剖析城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途径,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分异性显著。以商丘-南阳为分界线,西北部城市营商环境得分高于东南部城市;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第一等级的城市仅有郑州,且郑州的“辐射”能力有限。在城市政务服务环境方面,西北部城市在不动产登记、办理破产、获得信贷得分高于东南部;在城市要素保障环境方面,西北部城市的公共服务、科教水平和生活保障水平普遍高于东南部;在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方面,西北部城市的融资审批效率高于东南部。第二,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关联性差异明显。河南省城市政务服务环境和城市要素保障环境冷热点集聚分布,而城市融资保障环境冷热点分布分散。在城市政务服务环境方面,开办企业、获得用电、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执行合同的热点集聚区在东部,而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跨境贸易、办理破产的热点集聚区分布在西部城市;在城市要素保障环境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环境、科教水平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的热点集聚区在分界线西部,而公共设施环境的热点集聚区在分界线东部;城市融资便利度方面,热点集聚区为开封,冷点集聚区为驻马店和信阳。第三,识别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关键因子贡献度。获得信贷、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对城市政务服务环境影响大;经济发展环境、科教水平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对城市要素保障环境影响较大;贷款审批满意度、贷款服务满意度和融资环境改善满意度对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影响较大。根据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指标与我国平均水平对比得出:办理破产、获得信贷、执行合同和不动产登记、生态环境为河南省整体的弱势指标;根据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变异系数得出:跨境贸易、办理建筑许、贷款服务、经济外向度和科教水平为河南省城市间差异大的指标。第四,选择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路径。河南省提升城市政务服务能力应该着力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提高部门信息共享率和一网通办率,持续完善“信用+”的办事制度,构建新型监管体制,重视公共服务和创新能力培育;提升城市要素保障能力应出台包容性的人才和招商优惠政策,通过创新要素集聚,加快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融资环境便利度应完善融资政策配套和机构配套,借鉴“银税贷”、“信用贷”、“政银担”等融资模式,降低审批环节,优化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