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获取经验。因此,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游戏质量和教师的教育策略。美工区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主要区域,美工区材料是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的载体,是活动开展有效与否的基础,也是幼儿获得经验、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美工区材料的投放显得尤为重要,而美工区材料投放往往被忽视,没有成为幼儿园教育研究中的重点。研究以镇江市某园大二班为例,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对该班级的美工区材料投放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基于此,研究者与班级教师形成研究共同体,釆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班级美工区材料投放展开研究,通过两轮行动研究最终解决问题。行动研究结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出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有效建议。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行动研究准备阶段。研究者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对班级美工区材料投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材料投放随意、材料调整不及时、材料限制使用等问题,经过对教师的深入访谈和观察,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对美工区材料投放的认识与行为上存在矛盾,二是教师对幼儿操作材料的观察与反思不足。基于此,研究者采用行动研究法解决出现的问题。根据前期分析所得,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投放的材料对幼儿艺术探究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有利于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作美的美工区投放材料的改进策略与方法。根据目标出发,设计组织行动研究。第二阶段为行动研究实施阶段,研究者共进行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经过提高教师材料投放意识及观察意识、围绕主题活动目标,投放相关材料、关注幼儿操作情况,适时调整材料三个阶段,研究结果出现了新的问题:忽视幼儿审美经验的发展、幼儿创造力有待提高。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研究者设计并实施了第二轮实践。第二轮行动研究经过幼儿参与自然材料的投放、感知材料本身,把握材料的本质美感、封闭式与开放式投放相结合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三个阶段,研究结果是幼儿审美经验得以丰富;幼儿创造力得到提高。经过两轮实践,解决了班级美工区材料投放的问题,达到研究目的。第三个阶段为行动研究总结反思阶段。研究者首先对行动研究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观察与反思是材料调整的重要前提、适宜的材料支持了幼儿的艺术创作、丰富的感受与操作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不同的投放方式促进了幼儿的持续探索。同时,针对大班美工区材料的投放从教师、幼儿园和家长三个层次提出了教育建议。最后,研究者对整个行动研究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