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与老年躯体功能的关系及心率变异指标对躯体功能的预测价值,旨在阐明自主神经功能对老年躯体功能的影响并筛选对老年躯体功能有预测价值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入住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年龄≥65岁,性别不限,共入选157例,平均年龄76.86±7.14岁,其中男性69例,女性88例。所有入选患者收集以下资料(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是否正在服用相关药物、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2)实验室资料:空腹静脉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E);(3)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4)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24小时内全部正常的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单位ms)、5分钟窦性R-R间期的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单位ms)、相邻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指数(SDNN index,单位ms)、正常的相邻心动周期间的差值的均方根(rMSSD,单位ms)、两个相邻正常心动周期的差值大于50ms所占的总数的百分数(PNN50,单位%)、窦性心搏间期总数与窦性心搏间期直方图高度比值(三角指数)、总功率谱密度(TP,单位ms~2/Hz)、超低频功率谱密度(ULF,单位ms~2/Hz)、极低频功率谱密度(VLF,单位ms~2/Hz)、低频功率谱密度(LF,单位ms~2/Hz)、高频功率谱密度(HF,单位ms~2/Hz)、低频功率谱密度/高频功率谱密度(LF/HF);(5)躯体功能评定指标:简易基本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使用器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步速测定值及握力测定值。依据各项躯体功能评分及测量结果结果进行分组:(a)依据简易基本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为自理组、半自理组及不能自理组;(b)依据使用器械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分分为正常组、轻度依赖组、中度依赖组及严重依赖组;(c)依据步速测定值分为正常组及减慢组;(d)依据握力测定值分为男性正常组及男性下降组、女性正常组及女性下降组。分析不同躯体功能状态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差异及其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分析心率变异指标对躯体功能的预测价值;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躯体功能级别组的性别构成、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FBG、TC、TG、LDL-C、HDL-C、ALT、AST、CRE、BUN无差异(P>0.05),仅年龄存在差异,半自理组及不能自理组的年龄均高于自理组(均P<0.05),但半自理组与不能自理组的年龄无差异(P>0.05),中度依赖组、严重依赖组的年龄均高于正常组及轻度依赖组(P<0.05),但中度依赖组、严重依赖组的年龄无差异(P>0.05);步速测定组及握力测定组年龄无差异(P>0.05)。2.不同躯体功能级别组的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方面无差异(P>0.05),在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出血及脑梗死等疾病方面也无差异(P>0.05)。3.SDNN、SDANN及LF/HF不能自理组低于自理组(P<0.05),不能自理组的ULF、VLF高于自理组(P<0.05),三角指数不能自理组低于自理组和半自理组;SDANN、三角指数及LF/HF严重依赖组低于正常组,SDNN、SDANN、三角指数及LF/HF严重依赖组低于轻度依赖组(P<0.05),严重依赖组ULF、VLF高于正常组和轻度依赖组(P<0.05);rMSSD、PNN50及TP步速减慢组低于步速正常组(P<0.05),步速减低组VLF、LF高于步速正常组(P<0.05);SDNN、SDNN index、rMSSD、PNN50、LF/HF男性握力下降低于男性握力正常组(P<0.05),SDANN、rMSSD、PNN50、HF女性握力下降低于女性握力正常组(P<0.05),女性握力降低组ULF高于握力正常组(P<0.05)。4.相关分析表明ADL评分、IADL评分、步速测定值及握力测定值均与SDNN、rMSSD、PNN50、三角指数及LF/HF呈正相关(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三角指数、LF、HF指标分别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LA、LVEDD、LVEF存在相关性(P<0.05)。5.心率变异性对老年患者躯体功能的预测价值分析:SDNN、SDANN、三角指数、ULF、VLF、LF/HF对ADL有预测价值(P<0.05);SDNN、SDANN、三角指数、ULF、VLF、LF/HF对IADL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rMSSD、PNN50对步速、男性握力、女性握力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F对女性握力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躯体功能减退伴随某些心率变异性指标的降低,躯体功能与某些心率伴异性指标呈正相关,提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和调节失衡可能与躯体功能下降有关;2.不同评估法的躯体功能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是一致的;但体现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同时分析不同心率变异指标可增加识别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敏感性;3.SDNN、SDANN、三角指数、ULF、VLF、LF/HF对老年人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提示未来有可能可依此类指标对老年人躯体功能的进展进行预测,对高危患者尽早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干预;4.心脏结构及功能与某些心率变异性指标有相关性,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对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