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指译员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语信息转变为译语信息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是人类为达到交流与信息传递之目的而进行的交际行为,方便了人们跨文化、跨民族的交往。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口译已成为中外交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在双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无论是友好的对话、针锋相对的谈判,还是由多国代表参加的大会,都需要口译译员的工作。口译需求的日益增长不仅促进了口译实践的巨大发展,也推动了口译理论研究。目前口译研究正逐步与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紧密相联,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大此种交叉性的学术研究。本文尝试着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会议口译(亦同声传译)中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Sperber和Wilson从人类的认知特点出发,提出了颇有影响的言语交际理论,“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行为,而推理是针对听话人而言,指听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言语交际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认知推理过程,以相关为取向,即人们更容易注意到与自己知识储备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在很多交流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交际双方的明示-推理活动无法进行,只有译员才能对主体交流者的话语信息进行理解和再现,因此译员扮演着实现关联的双重角色:听到说话人的信息后,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结合并理解原语信息,然后在考虑听话人认知语境的基础上用目的语重组原信息,使听话人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在此过程中,译员需要了解说话人和听话人背景(包括各自身份、国籍、知识水平、专长甚至此人所持的某一观点等等)、信息主题、交流背景、信息涉及词汇等,才能在听到说话人信息后准确理解并迅速传达给目的语听众,使他们之间的交流顺利进行。因此,会议口译员必须在会前做详尽的准备,在头脑中形成理解该会议中理解话语所必须的语境,以求在工作中提高理解和表达的质量,准确、及时地传译。
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分为四章。
引言简要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从总体上介绍同声传译及其他口译形式,包括各自特点、发展状况等。第二章讨论了关联理论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包括什么是关联,明示一推理过程,最佳关联等。
第三章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口译中上下文对理解和表达的影响,提出译员应当在接收信息时通过最佳关联的实现准确理解说话人意图,在表达原语信息时充分考虑听话人认知语境并求得最佳关联。
第四章从语言和非语言角度提出了会议口译准备的基本要求,指出充分的准备是实现最佳关联、成功地完成口译工作的重要条件。
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会议口译人员应当充分利用关联理论的优势指导口译,在工作中提高效率,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