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间性出自于哲学概念,研究的是各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变革,由胡塞尔在其现象学理论中首次提出,而后经历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姚斯在阐释学基础上开创的读者接受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他们的理论为主体间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转向”使翻译学研究关注于译者的自由与权利,将翻译学研究由文本研究推向对文化、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等更深层次的研究。主体间性理论为翻译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传统翻译观中的译者是作者的仆人、奴隶、传声筒,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在翻译文本时,译者会不自觉地将其个人情感倾注到文本中去。翻译主体涉及到作者、文本、译者、读者、赞助人等,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中间媒介与各主体开展对话以达成共识。本文选取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所著的《天问》与《九歌》为分析文本。《天问》从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历史事件,体现了屈原大胆质疑的精神。《九歌》则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改编加工而成。本文选取卓振英译本与David Hinton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主体间相互关系。卓振英与Hinton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了各主体间的牵制,受各自不同的视阈、读者的喜好以及赞助人的影响,两位译者对文本的解读具有其独特性与创造性。本研究还总结出了两位当代译者在翻译《天问》、《九歌》这种中国传统诗歌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技巧及方法。在各主体间的沟通协调下,卓译本采取的翻译技巧是全译,翻译方法是音译、增译、倒置及意译;Hinton译本采取的翻译技巧是摘译,翻译方法是替换、改写与直译。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表明译本的最终呈现是各主体间相互博弈并达成妥协的结果;两位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对中国典籍英译和对外传播具有指导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