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构对高温煤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主要的矿物能源和化工原料,但如果开采利用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中国,煤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尤其突出。因此,控制或减轻煤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煤的高效、洁净转化是实现这一需求的主要途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一项洁净煤利用技术,其中高温煤气脱硫是IGCC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内外在高温煤气脱硫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主要原因就是脱硫剂在硫化/再生循环使用过程中性能不够稳定。通过研究活性组分,揭示脱硫剂性能下降的原因,是目前高温煤气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对织构改变引起的脱硫剂性能下降研究却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因此,本课题将从织构的研究入手,探讨织构对高温煤气脱硫剂性能的影响。基于黏结剂、造孔剂对高温煤气脱硫剂织构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赤泥为活性组分原料,通过改变黏结剂、造孔剂类型及含量制备了一系列的高温煤气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模拟煤气气氛下脱硫剂的脱硫活性评价以及再生性能测试,并结合热重仪、XRD、压汞仪等对脱硫剂的物性进行表征,同时将分形维数新概念用于关联脱硫剂织构与脱硫性能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如下主要的结论:砖瓦土、高岭土、膨润土和高温水泥作为高温煤气脱硫剂黏结剂时,砖瓦土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黏结剂。再生条件对脱硫剂的稳定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再生气氛中氧含量2%、再生温度为700℃时,再生后的脱硫剂有好的循环稳定性。脱硫剂制备过程中造孔剂的含量存在最佳范围。不同造孔剂制备的脱硫剂具有不同的织构,脱硫剂的织构影响着脱硫性能。脱硫剂的硫化反应主要发生在500(?)<R<5000(?)的孔中,500(?)<R<5000(?)所占孔容对脱硫剂的硫容有很大的影响,初硫容随其增大而增大;在活性组分一定的情况下,脱硫剂的硫容受比表面、孔容、孔径、分形维数的综合影响;脱硫剂的分形维数随着平均孔径的增大而减小;在孔容一定的情况下,分形维数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分形维数的减小,脱硫剂的硫容逐渐增大。脱硫剂在脱硫过程中伴随着COS的生成,COS的浓度随着出口H2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新鲜脱硫剂样品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晶型为Fe2O3,在模拟煤气的还原气氛中,Fe2O3会被还原为Fe3O4和FeO,硫化后铁的硫化物的晶型为FeS、Fe1-xS和Fe7S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现状分析,综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出了“三小活动”(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教育,论证了三个观点——(一)搞好小制作要手脑并用,重在创新;(二)做小实验要认真观察,重在感知;(三)写小论文要强调自学,重在研究;并总结了开展三小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  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论文活动,即“三小活动”,是与物理课堂教学直接有关的课外教育活动,它和课
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BLDC控制系统,实现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转速闭环模型采用PI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电机转速动态特性好。
<正> 近几年,新闻史研究硕果累累,斐然可观。即以广播电视史研究为例,近年来出版了十数种历史性质的书籍,其中很大一部分产生于广播电视界。广播电视史研究从无到有形势喜人
<正>巴金说:"那些总是与自己的现实处境讲和的人,他的灵魂也不会掌握在自己手中。"是的,真正的英雄敢于向命运说"不",就可能将荒芜走成繁华。跟命运说"不",才能创造人生的辉
在我国现行程序法和实体法两套合同履行地规则中,应当优先适用程序性规则,慎重对待统一履行地规则,并且考虑在协议管辖中对消费者的保护是否足够。应诉管辖在立案实质审查制
华南虎照事件中由于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的执政思维,损害了政府最为珍视的公信力,付出了“高昂”的无形执政成本,值得地方政府在管理中反思。陕西省林业厅
实验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包埋固定化技术处理硝基苯废水。实验确定了合适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培养方法,黄孢原毛平革菌在菌丝体悬浮培养液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大约2-3天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联于2008年9月28日至11月30日联合举办了优秀歌曲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参评作品256首,其参赛范围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
期刊
责任保险的施救费用与普通财产险的施救费用存在较大区别。责任险施救费用包括为减少赔偿责任而支付的诉讼费用 ,对第三者人身伤亡的抢救费用、医疗费用 ,对第三者财产的施救
美国国会公布了俄罗斯和美国核弹头对比情况的正式资料。这些数据是在《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框架范围内公布的。至2006年1月1日,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情况是: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