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用低成本开源软件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后颅窝神经血管压迫进行术前模拟与评估的技术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纳入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共42例,术前均行1.5T的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增强的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三维可变翻转角质子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另外,对其中两名面肌痉挛患者还额外进行了 7.0T的相同序列的磁共振扫描。利用低成本开源3D Slicer软件将多模态磁共振影像配准、融合,然后重建出脑干、血管和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的三维虚拟现实模型,并记录利用开源软件完成影像数据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重建出的虚拟现实模型对患者有无神经血管压迫、压迫责任血管来源及压迫严重程度分级进行术前评估。最后将评估结果和微血管减压手术中所见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后颅窝神经血管压迫术前诊断的临床可操作性及准确性。结果在42例患者中,术前磁共振扫描和虚拟现实模型重建全部顺利完成。从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到完成虚拟现实模型重建整个影像处理过程耗时短。利用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对于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是否存在神经血管压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利用此技术对压迫责任血管来源及压迫严重程度分级进行术前评估,与微血管减压术中实际情况相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1.5T磁共振数据相比,利用7.0T超高场强磁共振数据可以发现直径更小、流速更低的责任血管,尤其对于面肌痉挛患者帮助极大。结论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利用低成本开源软件实现后颅窝神经血管压迫的虚拟现实模拟技术具有临床可行性。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术前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有无神经血管压迫、压迫程度及责任血管作出准确的评估,以便指导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