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气溶胶在地球辐射收支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全球人类生活和地球气候的变化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气溶胶是环境大气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以及相关的科学家对气溶胶的关注是越来越高。本文利用MODIS数据反演的2003年至2012年期间的我国典型污染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细粒子比例(FMF),对我国典型污染地区AOD和FMF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AOD-FMF气溶胶分类模型对气溶胶进行分类,得到海洋型、沙尘型、城市/工业型、大陆型、生物燃烧型和混合型六种气溶胶类型,并分别描述了各气溶胶类型的季节变化,并结合了GDAS的8年平均资料,对我国五个典型AOD高值区的气团轨迹分季节进行了讨论。最后,综合了卫星资料和地面资料对苏皖两省一次持续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论如下:(1)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长三角、华中、四川盆地和珠三角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地区。年际变化上,从2003年至2012年的十年整体趋势上,AOD在四川盆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基本保持不变,而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季节变化上,五个污染区域春夏两季AOD值比较高,秋冬季节AOD值都较小。(2)细粒子比例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和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年际变化上,从2003年至2012年,FMF在华北地区10年趋势减少,其他四个地区10年趋势是略有上升。季节分布上,高值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分布在夏季、秋季,秋季的范围较夏季小,而在春季、冬季,FMF值都较小。(3)2003年至2012年十年均值中,长三角地区的气溶胶主要类型是沙尘型和大陆型,珠三角地区主要类型是城市/工业型气溶胶和大陆型气溶胶,四川盆地主要类型是大陆型气溶胶,华中地区重要气溶胶类型是大陆型气溶胶,以及华北地区的主要气溶胶类型是沙尘型。季节上,除了珠三角和四川盆地地区,其他各地区冬春季节的主要气溶胶类型是沙尘型,夏秋季节的主要类型是大陆型。而珠三角地区和四川盆地各季节的主要气溶胶类型均为城市/工业型和大陆型气溶胶。城市/工业型气溶胶在各区域全年出现的概率变化不大。海洋型气溶胶主要在我国珠三角地区出现的概率最大。生物质燃烧型气溶胶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长三角地区和华中地区。(4)在对五个区域2005-2012年的后向轨迹数据进行统计中发现,偏北气团的存在,与污染区内沙尘型气溶胶的发生密切相关。局地气团的控制,使得区域内气溶胶在本地区富集,从而导致高排放的地区,其大陆型和城市/工业型气溶胶的高发率。华北地区,华中地区来自北方的气团轨迹比例相比其他三个区域的比例要高的多,尤其是冬春季节。而夏季时,各地偏东偏南气团比例增加,使得各地沙尘型气溶胶粒子急剧减少,以大陆型为首的其他类型气溶胶明显增多。(5)卫星资料与地面观测资料的综合使用,在一次污染事件中表现出了空基-地基两种资料结合使用的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