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我们处在泛知识化环境中,网络给我们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鱼龙混杂的信息。如何迎接网络化开放存取带来的挑战、支持用户多样化需求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促使学生走出教室、寝室,走进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知识创新的场所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用户参与图书馆建设的门槛,“大众分类法”、“标签”等技术的引入突显了用户的智慧,“用户体验”概念被提出来,“以用户为中心”成为指导图书馆工作的旗帜。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的建设浪潮。它的出现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对逐渐丧失的“文献信息中心”地位的挑战带来了转机。经过十余年理论和实践探索,国内外大学图书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对这些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郑州大学图书馆资源服务现状进行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郑州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设想,并将“用户体验”理念引入空间设计过程,以期创造更加人文化的空间环境。本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言。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IC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概括性阐述。第二部分:面向用户体验的信息共享空间。分别阐释了“信息共享空间”和“用户体验”的概念内涵,其中,在信息共享空间概述中,具体阐释了IC的结构模式、发展演变及国内外高校IC建设现状;在“用户体验”概述中,分别阐述了用户体验的相关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三部分:高校图书馆IC面向用户体验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详细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需进行用户体验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高校图书馆面向用户体验的IC构建。笔者分别从面向用户体验的实体空间构建、基于Lib2.0技术的数字空间构建和基于用户体验的支持体系构建三部分具体阐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第五部分:构建面向用户体验的高校图书馆IC的相关问题分析。就高校图书馆IC构建过程中遇到的用户需求研究问题、知识管理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试构建面向用户体验的郑州大学图书馆IC。基于对郑州大学图书馆资源状况的实地考察以及较大范围读者对IC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分析,笔者详细地阐述了郑州大学图书馆IC构建的具体步骤。第七部分:结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