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或现象在空间上的集聚规模与集聚形态,是反映区域发展状态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从空间分布、空间组织角度考察、辨认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变动的趋势。因此,需要及时发现经济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和正确的战略选择,完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城镇密集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在生产力布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发挥着区域各种生产要素流的汇聚和扩散功能,主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迅速,成为在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实力和活力等方面最具发展前景的空间单元,但就研究区域而言,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对西北内陆城镇密集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选取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阐释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综述,总结了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其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地域完整性、历史文化积淀和社会经济联系三个方面对城镇密集区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第三,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测算了研究区35个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基于ESDA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了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的经济空间差异;第四,运用中心职能指数对城镇密集区35个县区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从城镇间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辐射范围两方面,探讨了城镇密集区的经济空间联系;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揭示出城镇密集区经济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发展的对策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