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引领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eic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3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和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刻,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教师素质成为教育变革成功的关键。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管理的重心,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校长这个角度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界定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校长引领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引领等核心概念。首先确定教师职业是一门专业,然后通过比较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界定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其次通过比较引领、管理与领导概念的内涵确定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起到引领的作用,然后确定校长引领及教师专业发展校长引领的内涵。第二部分:分别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管理重心的变化和在教改推进中校长角色变化的角度论证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学校教师管理重心在经历了工作任务取向和关注人的取向两个阶段后,转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心的阶段,校长对教师的管理当以促进其专业发展为最重要的任务;随着教改的推进,校长在学校中的角色发生重大的变化,校长是学校发展文化的塑造者、课程的领导者、教师能量的促进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长必然的角色承当。第三部分:论述了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主要包含了教师的素质结构、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以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性因素分析四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分析,一方面为校长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理论的根基,另一方面论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学习型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在明确校长引领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文化引领、组织引领、制度引领和行动引领四个角度建构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文化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校长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思想价值取向的引领和创造自由的发展环境;组织引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架构平台,校长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架构发展的平台;制度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要有制度的保证,建立有效的校本培训制度、教育科研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是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行动引领是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校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不能置身教师专业发展之外,所以,校长首先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研究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率。
其他文献
<正> 一历史上总是有着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相似之处。相似的人物、相似的事件以至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思想。即使国度不同、时代不同也不足以使这些相似点受到泯没。人所共知,
拉伸练习是训练和比赛准备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拉伸练习的形式、方法及训练安排上并未达成一致,使得拉伸练习在专项训练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一
【正】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力学类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前列的期刊,为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国家核心期刊,并于2004年12月和2006年10月两次
目前,特大城市发展已正式从增量规划转为存量规划,随着全国简政放权的推进,旧改的政策放宽以及事权下放,广州的城市更新项目正快速、全面推进。文章基于当前广州城市更新的背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快速响应成为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元素。UG以其集CAD/CAE/CAM为一体的强大功能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建筑等行业。仅仅使用UG的操作功能还不能完全达到优
β-葡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试剂盒法、苯酚-硫酸法、刚果红法和荧光法。对比了前三种测定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试验数据的比较,最终采用酶试剂盒法测定β-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提出了“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建设主张,用参与式培训来升级教师课堂教学的知与行,以案例式研究形成板块式推进的课堂模块,以资源库共建构建支持型教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要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和评价
<正>1937年2月,宋庆龄、何香凝同孙科、冯玉祥等十四名国民党中执监委成员联名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案。关于提案之提出曾有文专门叙述,①本文在前
会议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同位语”这个概念,但是,结构上差异较大。本文从同位结构的各个小类出发,一一比较两种同位语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分析其规律性及出现的条件、例外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