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污泥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化的社会问题,处理量逐年增加,热干燥是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的有效方式。在综述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和污泥干燥研究进展基础上,采取实验方法对干燥特性、干燥模型以及干燥现象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热风对流干燥器的设计,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积累。本文利用自制的热风对流干燥器研究了干燥温度、风速、特征尺寸和污泥形状对污泥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效率不一定随着特征尺寸变大而变大,在干燥温度60℃、风速5.1m/s条件下,薄饼厚度为10mm,球形直径为30mm较为合适。在工业上可以采用先高温、大风速条件快速提高干燥速率,在去除部分水分后可以降低干燥条件以节约电能。实际运用上不用将污泥干燥到绝干,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节省能量。干燥温度与风速对薄饼和球形污泥干燥前后表观的影响类似。比较后发现,薄饼比球形更适合热风对流干燥。对比Newton、Modified Page、Henderson and Pabis、Logarithmic、Two term五种常用的干燥模型,预测干燥过程,并计算在于燥温度40℃、50℃、60℃,风速1.1 m/s、3.1m/s、5.1m/s条件下的相关热质传递参数。结果表明:Modified Page模型最适合呈贡地区生活污泥热风干燥过程。利用Fick扩散模型得出薄饼污泥的有效扩散系数介于9.50x 10-10m2/s和5.90×10-9m2/S之间,球形污泥的有效扩散系数介于3.12×10-9 m2,S和9.12×10-8m2/S之间。根据Arrhenius方程得出薄饼和球形污泥的活化能分别为28.00kJ/mo和30.21kJ/mol。干燥常数是InMR-t的拟合直线斜率取负,随干燥温度上升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