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来源 :黑龙江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我们党在大学生中宣扬优良传统和维护政治优势的一个重要法宝。虽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间的斗争从没有停止。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化背景,转型期中国凸显的问题及大学生群体现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便显现的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工作。   本文以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为突破口,利用文献研究法分别对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三个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兴起及网络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自身困境及新问题和大学生群体的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指导地位、确保党的绝对领导、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下,通过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充分关注大学生成长需求、发挥现代技术优势、构建和谐型校园和文化型校园等具体路径,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凝聚力和号召力。
其他文献
创新是大学整体结构,包括观念、体制、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转化,尤以理念的正确引领为前提。以求真为核心特征的学术精神,为知而知的非功利学术价值观是经典大学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共
“五四”精神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母体中产生,在西方进步的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思潮中丰富,以其强烈的感召力影响着中国革命和社会运动的进程。“五四
90后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他们从出生开始各方面条件就比前几代人优越;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使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了剧烈的冲击。而价值
亲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浸润于炎黄子孙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以特殊的方式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亲情是促进他们学习、成才的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工作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序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