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部分体育学院和高校体育院系相续增设了体育舞蹈项目相关的专业。为进一步促进全国体育院系艺术类专业建设,全国体育院系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从2012年开始每隔3年举办一次全国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艺术节。专业剧目展演作为体育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共计22所高校、1489人次,86个作品参加,但参赛作品的内容、形式、层次以及表演水平却是良莠不齐、好坏不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分析法,以全国体育院系体育艺术节体育舞蹈优秀艺术作品的创编特点为研究对象,以全国体育院系体育艺术节第一届体育舞蹈综合类金奖《金陵十三钗》、第二届体育舞蹈总分第一《蜕变》、第二《部落风情》、第三《艺考·那年·我们》、最佳创编奖作品《老有所依》为调查对象,从它们的创编五大环节“选材、结构、音乐、编排、排演”,16个小方面“题材、主题、整体结构、情感推进、音乐选择、音乐节奏速度、使用舞种、编舞技法、难度动作编排、队形变化、道具使用、演员、表现力、服装和化妆、LED影像、灯光”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优秀艺术作品的创编特点,把握目前体育舞蹈的创编脉络,为体育舞蹈艺术作品的编导提供了创编方法借鉴和参考。得出以下结论:全国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艺术节体育舞蹈优秀艺术作品的创编特点:(1)创作立意新颖、思想内容隽永深刻、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2)多数有情节设定,舞蹈形象具有代表性,情感深刻;(3)多采用音乐、造型连接、动作元素和即兴编舞法;(4)难度动作熟练准确,呈复合类难度的新趋势;(5)服装多样、面妆更贴切作品主题;(6)队形呈现不规则和非平衡新特点,加入部分选手较大移动,其他小范围内移动,单纯和复合型线性调度交叉呈现的方法;(7)采用音乐启发、讲故事、示范和辅助设备等方法激发表现力;(8)发挥LED影像交互性优势;(9)恰当地使用灯光色彩和造型,让舞台表达更有感情及氛围更有层次性。本文在研究中还发现体育舞蹈艺术作品中舞种音乐的转换是创编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1)同样的音乐节奏速度可以创造不同的音乐情绪,音乐节拍是偶数拍的情况下:音乐节奏速度不变,可以改变音乐节奏型。(2)对于音乐节拍类型不同或者要转换音乐段落的情况下,可采用适当的音乐(音效、留白、台词等等)过渡。(3)在整个作品音乐里,音乐节拍类型转换次数尽量能少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