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冲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医患冲突频发,屡见报端,更是将医患问题推向风口浪尖。认知学科作为发展前沿,与各个学科结合,产出了丰富成果。其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其中的概念隐喻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重点。但是国内外基于认知语言学对医生职业和医患关系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出发,由初步研究得出11种医生隐喻和6种医患关系隐喻。基于近300份问卷调查和20名医生患者的访谈,探讨分析:(1)当前医患关系状况;(2)医生和患者双视角对“医生隐喻”及“医患关系隐喻”的理解,从中发现相同点及不同点;(3)收集医生从医经历描述和患者就医经历描述,并结合(1)和(2)得出缓解医患冲突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总体来说,目前医患关系不错;(2)但数据显示仍有20%的患者选择负面医生隐喻“杀手”和“屠夫”,间接反映部分医患关系岌岌可危;(3)医生和患者对“医患关系隐喻”的理解基本一致,但对“医生隐喻”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4)大部分医生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所有积极正面的“医生隐喻”,如“救生员”,“健康的工程师”,“艺术家”,“救世主”等。相比之下,患者的选择更为客观;(5)医生隐喻“医疗服务提供者”位于患者选择第二位,医生选择第八位,结合访谈可以说明医生在医患关系中的态度比较高傲,不太认同自己是像服务员一样的服务提供者;(6)医生在从医经历描述中,类似于“如履薄冰”,“疲惫”等负面词语居多;患者在就医经历描述中,更多的同样是“冗长”,“冷漠”等负面词语;(7)除了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政府制定的医疗政策,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医学院的人文关怀教育,媒体的积极引导同样至关重要。医患冲突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医生、病人、医院、政府等方面,短期内无法解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给予他人更多的理解。此研究由于多种原因存在局限性,但是通过问卷分析以及医院实地体验与访谈,得出了一些有效成果,为医患冲突提供了解决方法和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更多不同的医生隐喻和医患关系隐喻以及进行更深入的田野调查和使用更先进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