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古城古村古镇的保护一直是规划界的热点问题,每年针对古建的保护问题,学者们都会展开学术研讨。对于我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热潮中,以更理性的态度做好古建保护工作,以保护为先导,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开发,妥善而又谨慎的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则尤为重要。如何将古镇的风貌形态延续下去,更好的保护它利用它,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城镇空间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那些存在的,有一定历史文化意义的古镇及建筑物是这个城镇的历史背景,是过去时期社会的断面。它形成的生活领域,富于人性的传统空间及场所,使我们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今天古村镇作为一种岌岌可危的历史空间遗存和文化景观资源,其风貌特色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今天城镇建设以及在维系文化多元性继承与发扬地域特色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价值。在碛口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问题上,本人通过实地勘察、访谈等形式,获取了第一手详实资料和图片。选择建筑与景观的视角,对研究对象的概况、景观风貌、建筑空间环境和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总结,提炼其重要价值。并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成果,紧密结合研究过程,提出并且论证了自己的论文观点。在屡经战火涝水毁覆之后,至今碛口仍保存了包括大量传统建筑、商业实物在内的丰厚人文遗存,浸湮在质朴无华的乡风民俗里,成为观望昔时黄河水运和民间商业盛况的镜鉴。阅读碛口的石街券门、阁楼土窑,能品出原味的黄土高原农耕文化,触探传统民俗厚重的纹理。感念于此,尤觉责任深重。古镇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意义。我们看到的是古镇保护的“结果”,但是要铭记保护和开发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旧有生活、民俗特色等内容的保护思考,是无时不在的,这种思考也会通过最后的物质保护形式表达出来。要不要保护和能不能保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因为保护的难度而放弃保护的意识。使碛口古镇既能体现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又能满足居民的生活方式,使今天的碛口古镇的规划和建设走上一条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整体和谐的道路,这应该是我们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