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ubaiji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信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政府信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独立的经济人,在其管理活动、服务活动、供给行为和交易行为中,能够履行契约,取得公众信任的行为和品质。在现代社会,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建立良好的政府信用有益于充分体现政府施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有助于塑造现代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助于稳定公众的理性预期,降低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政府信用问题。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探讨了我国政府机关的政治委托代理链条,分析了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角色,揭示了政府信用缺失的经济和制度根源。其次,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进行规范研究的同时注意引入实证分析,尽量避免泛泛而谈,争取做到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科学、可靠,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三,内外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同时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验,从而得出对建设我国信用政府的有益启示。第四,不同学科理论的有机结合。在研究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以及法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丰富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认为,政府信用是一个在不断研究中的课题。在导论部分,论文首先提出问题,分析了为什么要研究政府信用,接下来,对近年来政府信用研究的文献作了一个系统的总结性回顾,结果发现以前的研究虽有一定道理,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国家提出依法治国、建立“效能政府”的背景下,研究政府信用问题、探究政府失信的原因以及如何重塑政府信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深入研究政府信用问题,论文在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信用、政府信用、政府信用风险、国家信用等重要概念,并指出政府信用具有集体性、公共性、强势性的特点。第二节主要分析了政府自身的特征,认为政府是有着自身利益的经济人,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使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相一致;第二节还回顾了近年来其他国家在改革政府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第三节介绍了目前比较权威的政府信用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五个因子,建立政府信用评价的宏观模型。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政府信用与寻租以及腐败的关系。首先从原因、机理、后果等方面分析了寻租这一经济现象,其次,探析了腐败的生成机理、根源和社会危害,在附录中收录了英国、美国、香港反腐败的举措以及国际社会在反腐败方面开展的有效合作。本章最后着重阐述了寻租、腐败等行为与政府信用的内在联系,认为官员的寻租-腐败是导致政府信用缺失的外在原因,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是政府信用缺失的内在根源。政府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共同参与完成的,是集体行动和个人行动、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博弈的结果,指出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是导致政府信用缺失的内在原因。论文第三章,是政府信用与公共产品公平供给。第一节指出政府信用内在的具有公平的性质,论述了公共产品与公平的关系,描述了政府行为供给的四种模型:仙女模型、不确定世界模型、半仙女模型和女巫模型,并分析了政治市场的各种角色对政府信用产生的影响。第二节着重分析了公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对塑造政府信用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公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措施。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论述的是政府信用与制度缺陷。作者认为,政府信用的不正当使用、政府信用的缺失,可以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其中涉及政府组织的科层制度、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制度等,并指出政府信用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制度供给,进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政府信用塑造和维护的重要性。本部分论述了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危害以及政府信用缺失的制度根源,并指出用制度供给创新来提高政府信用,本章最后指出,要用制度供给创新提高和维护政府信用,这就需要建立规范的政府信用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论文有以下创新之处。首先,全面分析了我国政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公众-地方人大-全国人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指出建立信用在降低政府组织内部信息收集、传递成本中的重要作用,多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重新定义了政府信用: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信用,特指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独立的经济人,在其管理活动、供给行为和交易行为中,能够履行契约,取得公众信任的行为和品质。其次,深入研究了我国政府信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即:经济人与政治人双重身份的内在冲突、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供给不足。第三,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政府官员作为政治代理人和经济人双重身分的内在冲突与联系(个人政治偏好和经济偏好),指出政府政策的执行偏移在于公共目标和私人目标的不一致性,分析了个人与组织、部门之间的信用博弈。
其他文献
<正>经历过手术的剧烈疼痛,受伤或生病,你一定知道止痛药是多么的重要。实际上,止痛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缓解各种身体疼痛、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以及突发性创伤和
文章从城市附属绿地指标不达标准,绿化质量不高,不能按期完工,生长不旺盛,养护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原因。笔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加强绿化行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日本与我国有着“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关系,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对于我国而言,
针对链式回转弹仓的精确定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积分型滑模面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在常规自适应鲁棒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型滑模面,减小了稳态位置误差;采用非线性鲁
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提高职业院校办学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从实际情况看,现阶段职业院校普遍面临专业师资配置不足等问题。为充
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培养未来社会栋梁之才的重任,展开教学创新研究符合社会发展大势。创新设计,不仅是一种教学改革措施,还是一种教学意识。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设
文章围绕巴·布林贝赫《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第六章,立足蒙古史诗诗学及其学术史视角,通过对史诗诗学的关键概念与观念史联结点的诗学考析,勾勒出他的艺术自然论理论来源与
招安与造反这一悖论在《水浒传》中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事实上,招安只是作者采用的一种掩人耳目的曲笔手法,鼓励造反才是最终目的。水浒英雄最后悲剧结局的现实意义则是歌颂造
在华跨国公司既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又加快了跨国公司自身的成功。本文从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
文类是文学理论的古老范畴之一,也是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20世纪西方的文类研究,建基于从古希腊罗马到浪漫主义的漫长时期的文类理论传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