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大量的传统村落正在不断地消失,旨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全国传统村落评选工作逐渐拉开序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文化部、文物局、财政部于2012年12月评选并公布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2014年已公布三批。本文以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前三批名录的江西省传统村落(共125个)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江西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从地理学的垂直立体式视角、村落形成及维系驱动机制纵向视角以及文化区划分横向视角对江西省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并且分析各种类型村落的特色,解读各个文化区域内村落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传统村落在全省区域数量分布不均匀,空间上分布呈现集聚状态,存在两个集聚中心区,分别是赣东北部上饶市的婺源传统村落集聚区和南昌市东南的南昌县-进贤县-丰城市交汇的传统村落集聚区,以及三个次集聚中心区,即抚州市的金溪县传统村落次集聚区、吉安市区次集聚区和吉安县传统村落次集聚区;(2)传统村落分布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或小丘陵区域,村落分布与海拔高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绝大多数村落逐水系而分布;(3)传统村落分布与社会环境因素关系密切,近一半数量的村落分布在距离县城、中心城市较远且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交通不便利,保护规划有待完善;(4)村落选址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从地理垂直立体视角,依据海拔和地形起伏度可将全省传统村落划分为平原村落、丘陵村落和高山村落三大类型,又可细分为平原川地型、平原汀洲型、丘陵谷地型、丘陵滨水型、丘陵岗地型、高山盆谷型和高山台地型七种类型村落;(5)基于村落的形成及维系驱动机制的纵向视角可将村落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即家族耕读型、仕商反哺型、商贸主导型、防御自保型和衍生分割型。(6)从文化区横向视角可将传统村落分为赣鄱文化区村落、徽州文化区村落和客家文化区村落,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化内涵、建筑风格、习俗特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