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相较于传统的涡扇和涡喷发动机,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可在低耗油率和高单位推力之间进行切换,使得其成为目前五代机的首选动力装置。变循环发动机可调几何机构众多,如何设计与之匹配的控制律,在大包线范围内尽可能地发挥其性能具有更大的难度。本文针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展开了直接推力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展开了推力控制计划研究。基于相似原理,提出了一种涡扇发动机通用推力控制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传统的涡扇和涡喷发动机,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可在低耗油率和高单位推力之间进行切换,使得其成为目前五代机的首选动力装置。变循环发动机可调几何机构众多,如何设计与之匹配的控制律,在大包线范围内尽可能地发挥其性能具有更大的难度。本文针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展开了直接推力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展开了推力控制计划研究。基于相似原理,提出了一种涡扇发动机通用推力控制指令的获取方法,基于某典型涡扇发动机全包线的推力数据,建立相似推力与飞行高度、风扇进口总温和油门杆角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借助修正因子得到变循环发动机单、双外涵模式下的推力控制计划。为充分发挥发动机性能,运用自组织迁移算法分别对高空巡航点和地面点进行了最小油耗优化、最大推力和最低涡轮前温度的控制计划优化。其次,针对推力无法由传感器直接测量这一问题,设计了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动态前向神经网络的变循环发动机推力估计器,动态前向神经网络取得了较高的推力估计精度,用于后续章节的直接推力控制的反馈。再者,针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直接推力控制问题,分别设计了基于单变量PI自适应直接推力控制器和基于无模型自适应算法的双变量直接推力控制器,并都在包线内进行了控制器的仿真验证。最后,研究了三变量ALQR直接推力控制以及自适应ALQR直接推力控制器方法,其中自适应ALQR方法借助伪偏导数,基于梯度下降修正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ALQR方法控制效果优于ALQR方法。针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模式切换问题,制定了模式切换调节计划,实现了变循环发动机模式切换中的主控制器闭环控制为主、导叶角开环调节为辅的模式切换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切换过程发动机不超转、不喘振、不超温,可以实现正常稳定的模式转换。
其他文献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力学性能优异且容易制备,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经应用到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静子可调导流叶片上,叶片的振动疲劳损坏是常见的故障,针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叶片等复杂结构开展疲劳强度及疲劳寿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针对具有非均匀应力场的SiCp/Al复合材料结构,基于SiCp/Al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及疲劳强度等疲劳性能,建立SiCp/Al复合材
2.5维编织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整体性能好、抗分层能力强、材料/结构一体化和可设计性突出等优点,有望在我国新一代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和压气机中得到应用。当前有关2.5维编织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多集中在静态力学和疲劳性能方面,准确分析预测该类复合材料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是使其迈向工程实际应用需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2.5维编织树脂基复合材料平板的动力学特性开展仿真与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与整机效率,需持续提高热端部件内部结构的温度、增大压气机的增压比,这导致用于对热端部件进行冷却的冷气品质降低、冷气量逐渐减少,再加上现有的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承温能力无法满足热端部件的温升要求,使热端部件的冷却面临严峻的挑战。涡轴发动机中的回流燃烧室是典型的热端部件,其内部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的内部型面曲率大,结构紧凑,易于烧蚀,严重影响燃烧室的寿命,亟待施以高效的冷却手段。
如果说制造业是社会物流的总体需求,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那么物流行业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活跃于各行业,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走向强国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实现智慧升级,智慧物流成为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互相促进,为实现中国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大计,两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之下,物流专业
本文针对一种可用于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凹腔结构的扇形喷嘴,在加力环境下开展其雾化特性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随着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性能需求的提高,直射式喷嘴存在短距离内雾化效果不均匀、容易积碳、燃烧联焰效果较差等方面的缺点无法满足新一代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凹腔内点火性能的需求,而扇形喷嘴具有在扇形面内雾化均匀且雾化角度可控的优点使其非常适合作为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凹腔点火喷嘴使用。目前掌握的燃油喷嘴雾化特性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与日俱增,其控制系统也越发的先进,逐渐由机械液压式控制发展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由于数字式电子控制具有极为突出的优越性,目前发达国家最新研制的发动机几乎都是采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但是,数字式电子控制的抗电子干扰能力较差,考虑到现代战争中电子干扰技术的应用,机械液压式控制作为备份控制仍有使用价值。另外,即使控制系统采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它也只能代替原液压机
航空发动机在服役期间极易遭遇冰雹、鸟和金属外物等撞击,冲击载荷在向发动机后端传递时经过了大量的螺栓安装边,受到连接部位的接触、摩擦和预紧力等非线性因素影响,导致结构动力学响应呈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对发动机的结构性能监测和部件的抗冲击设计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进行螺栓连接结构冲击载荷传递特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航空发动机上的螺栓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螺栓连接动力
离心压气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增压装置,凭借其压比高、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领域对高性能离心压气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单级离心叶轮的总压比越来越高,下游扩压器承担着对高速、不均匀、非定常的叶轮出口气流减速增压的艰巨任务。本文基于教研室自主开发的高精度CFD程序NUAA-Turbo2.0,使用SST湍流模型和相位延迟法,对Z
燃气涡轮发动机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航空发动机之一,风扇、压气机(下文统称为压气机)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的压缩部件,并且压气机的稳定性决定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稳定性。飞行过程中,一旦压气机发生失稳现象,将会对发动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压气机的稳定工作线中存在一条边界,跨过这条边界,压气机将进入不稳定的工作状态。而且,在完全的旋转失速形成之前,压气机中存在小幅值的先兆波,通过抑制先兆波的发展,可以
本文基于某采用保形通道扩压器的斜流压气机,开展了损失构成量化分析的研究,讨论了不同工况下压气机内不同损失的分布情况,指出了传统损失模型方法的局限性,针对保形通道扩压器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损失量化方法,探讨了保形通道扩压器内损失的主要产生源,并通过探讨不同设计下保形通道扩压器内局部损失的变化,对扩压器进行了改进设计。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斜流压气机特点,对已有的离心压气机损失模型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