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转移性黑色素瘤占皮肤癌死亡人数的60%左右。肿瘤细胞转移到肺、脑和肝等重要脏器,并引起这些脏器衰竭是黑色素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外基础和临床研究者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但收效甚微,针对黑色素瘤转移性的有效药物在临床上仍然缺乏。长期以来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主要还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及通过化疗放疗来辅助治疗,对早期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转移性黑色素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移性黑色素瘤占皮肤癌死亡人数的60%左右。肿瘤细胞转移到肺、脑和肝等重要脏器,并引起这些脏器衰竭是黑色素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外基础和临床研究者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但收效甚微,针对黑色素瘤转移性的有效药物在临床上仍然缺乏。长期以来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主要还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及通过化疗放疗来辅助治疗,对早期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疗效不佳,病人5年生存率仅为14%。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针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有效药物。因此,如何抑制肿瘤转移是目前治疗黑色素瘤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β-catenin是Wnt信号通路中最关键的效应蛋白,其入核后与转录因子TCF/LEF结合,激活多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转录,例如MMP9和Axin2等,从而诱导细胞EMT,增强肿瘤细胞移动性,促进肿瘤转移。当前针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已经在临床被试用,但是对肿瘤的疗效并不佳,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癌症转移研究中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从中草药中发掘抗黑色素瘤转移的有效成分,从120种中草药中筛选出一种单体-盐酸石蒜碱(LH),对黑色素瘤很敏感。我们和其他研究者已报道,LH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对黑色素瘤转移的作用在国内外迄今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科学问题:LH能否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黑色素瘤的转移?针对此,我们提出了科学假设:LH能够通过靶向β-catenin等致癌基因来抑制黑色素瘤的转移,并从分子机制、细胞和动物模型三级水平展开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在分子水平,LH对β-catenin基因转录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够有效地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内β-catenin蛋白的降解,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分子机制研究揭示LH主要是通过促进β-catenin蛋白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途径,使黑色素瘤细胞内β-catenin蛋白降解。小鼠体内研究表明,LH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转移和减少裸鼠的肺部转移灶,从而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其毒副作用很低。在细胞水平上,我们发现LH能够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粘附、迁移和侵袭,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LH主要是通过降低基因转录激活物β-catenin的蛋白水平,从而抑制了 β-catenin下游转移相关基因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和Axin2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草药单体LH通过靶向β-catenin等致瘤基因,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我们的研究具有创新性,能够为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候选药物。
其他文献
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据报道,其在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抵抗生素以及对宿主细胞的粘附与定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磷壁酸酶是一类可以特异性地降解磷壁酸的磷酸二酯酶。因此,研究磷壁酸酶将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另一个方向对治疗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给出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根据Wise、Kusse、Myers等人的报道,推测在黑曲霉以及芽孢杆菌科中存在着可以特异性降解磷壁酸的新型磷壁酸
CBLs(calcineurin B-like proteions)是植物特有的一类钙信号感受器,与其下游靶标蛋白CIPKs(CBL-interacting proteions kinase)一起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前期研究表明,ZmCBL1和ZmCBL9都能与ZmCIPK8相互作用,响应干旱胁迫,但是这两个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具体功能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序列
现代有轨电车较传统地面公交更加绿色新颖,现代有轨电车在路段行驶时为独立路权,在平交路口与社会车辆共享路权,具有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的双层属性。在现代有轨电车介入的城市主干道中,对现代有轨电车实施信号优先控制,会对平交路口原有的信号方案和绿波协调方案造成较大的影响。为兼顾二者的通行效益,在已有的干线协调控制下,保证现代有轨电车的信号优先,使现代有轨电车能较好的融入到道路交通系统中,整个干线系统高效安全
背景:吗啡是临床上常见的镇痛药物,但是多次使用之后会出现药效的降低,称之为吗啡耐受,吗啡耐受的形成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吗啡的临床使用。有证据表明,吗啡长期作用会导致神经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脊髓线粒体自噬障碍与吗啡耐受的相关性,探讨其导致吗啡耐受的分子机制,为治疗吗啡耐受提供可能的途径和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借鉴和依据
采用布雷顿循环的分布式太阳能碟式热发电系统聚光比高、容量小、易于多能互补,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重视。向心透平作为分布式太阳能碟式热发电系统的核心热功转换部件,具有结构紧凑、功率质量比高、运行稳定、适用工质广泛等优点。本文采用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向心透平的气动特性,分析了多能互补系统的运行模式切换对向心透平性能的影响。以压缩空气为工质,搭建了向心透平实验台。实验研究向心透平的性能变化
为了确定车辆启动中车头间距与车辆加速度、速度和车道流量的关系,首先运用人工调查的方法对车流量较大的大望路交叉口进行了交通量、通行能力、地点车速、饱和车头时距、信号配时参数的调查,选取过饱和的西进口直行方向作为研究对象。其次,考虑GM模型的缺点,基于期望间距和期望速度来优化,建立基于车辆启动中车头间距的跟驰模型。第三,根据实地调查数据,使用Vissim仿真输出车辆的速度和车头间距,通过Matlab和
三相网络的主要特征就是输出恒定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并且要保证它们不能受到负载的不对称性或非线性影响。众所周知,高次谐波会导致电缆、电动机和变压器过热,断路器误动作,电容器过热失效,中性线复位,传输和能量转换效率显著降低等各种问题。考虑到目前电驱动器的发展趋势由未调节型变成了调节型,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因为受控转换器(直流电机的晶闸管转换器,晶闸管电压调节器和交流电机的变频器)本身就是电网高次谐波的
太阳能级硅是光电转换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发现,磷元素脱除难度高。电磁悬浮精炼技术是一种无坩埚、无接触、对熔体无污染技术,在精炼金属方面体现出重要作用,是作为硅铁合金和冶金级硅脱磷机理研究的良好手段。因此,本研究旨在为太阳能级硅生产过程除去磷杂质提供新思路,为电磁悬浮技术理论奠定基础。本文结合了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和试验研究等研究方法,研究了电磁悬浮强度对冶金级硅和硅铁中去除磷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本研究以转Psc-AFP基因抗病烟草(T-PA)、转LJAMP2基因抗病烟草(T-Lj)、野生型亲本烟草(WT)和转空载质粒烟草(T-Vi)根围土样为研究对象,研究烟草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目、土壤酶活性、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同时,还探讨了连作2年、10年和15年甘蓝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其研究结果如下:1.转抗病基因烟草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1.1转抗病基因烟草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