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是临床麻醉和镇痛的一种良好选择,主要存在着以下优势:较优质的疼痛控制,较少的全身性副作用以及短暂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有研究表明,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局部麻醉药(以下简称局麻药)中加入佐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右美托咪定(以下简称右美),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催眠、镇痛的作用,同时不会明显抑制呼吸中枢,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用途较为广泛。 近年来,有不少的临床试验选用大剂量(1μg/kg、100μg)右美托咪定作为佐剂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该类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右美作为臂丛神经阻滞的佐剂,能够缩短局麻药的起效时间,同时能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进而推测右美作为臂丛神经阻滞佐剂的主要作用途径为局部作用。但选用大剂量右美的临床试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剂量右美通过局部注射后会有部分药物经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产生全身作用,可能增加了右美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此外,局部给药的剂量越大,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剂量也越大,从而产生的全身作用越强。所以在大剂量右美的研究中右美的全身作用也可能对臂丛神经阻滞产生影响,因此其推测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漏洞。本临床试验选用小剂量(30μg)的右美托咪定作为臂丛神经阻滞佐剂进行研究,与大剂量(1μg/kg、100μg)右美的同类研究相比能减少右美在局部注射后进入血液循环的剂量,从而减少右美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以及减少右美的全身作用对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本临床试验研究目的为观察小剂量(30μg)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方法: 把55例入组行上肢择期手术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N组和D组。N组所配制药物为0.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0.3ml),共20ml;D组所配制药物为0.5%罗哌卡因+30μg右美托咪定(0.3ml),共20ml。 受试者入室平躺在手术台后进行麻醉常规监测,动态监测心电监护、无创血压及外周血氧饱和度数据,无创血压则调至5分钟测量1次,记录心率、无创血压和外周血氧饱和度基础值。在受试者入室生命体征基础值记录完毕后,55例受试者由同一位负责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医生在超声引导下于锁骨上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多点给予对应组别的药物。在操作结束,拔出穿刺针后,由另一位麻醉医生随即记录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随后每5分钟对臂丛分支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与运动阻滞效果进行评估,待各支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均达到完全阻滞后,则进行手术。若30分钟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仍不满足于手术需求,则自动排除病例。 手术开始前5分钟,给予受试者静脉注射2毫克咪达唑仑,术中实时监测并记录受试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麻醉医生在术后定时随访受试者,评估并记录臂丛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臂丛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监测并记录受试者术后24小时内动态心电监护、无创血压及外周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情况,记录心率、无创血压和外周血氧饱和度,记录受试者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术后镇痛药物曲马多和帕瑞昔布总用量,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受试者一般情况(受试者例数、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相关情况(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类型、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镇痛药物曲马多和帕瑞昔布使用量比较,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两组臂丛神经阻滞相关数据分别见表1-1、1-2。关于臂丛神经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臂丛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臂丛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项目的两组数据比较中,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此处图表省略 此外,受试者术中和术后24小时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未发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 结论: 小剂量(30μg)右美托咪定作为臂丛神经阻滞佐剂可缩短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并延长其作用时间,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测局部途径可能为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