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林·汉斯贝利凭借其代表作《阳光下的葡萄干》,获得了1959年纽约剧评家协会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戏剧奖。并由此使她成为了荣获该奖的最年轻获奖者,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黑人剧作家。同时,洛林·汉斯贝利也是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要的民权运动知识份子。在剧中,作者叙述了杨格一家从黑人区搬离至白人居住区中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揭示了身处文化夹缝中的非裔美国人各自不同的身份取向。在这个充满差异、而又碎片化的后现代社会,身份日益成为一个动态化的,而又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身份不再是一个既定的,永久不变的实体,而是流动的,可建构的一个生成过程。本文以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及文化研究中的身份认同理论为框架,剖析了洛林·汉斯贝利的作品《阳光下的葡萄干》中非裔美国人的“居间”地位,探讨了剧中黑人在身份建构中所采取的三种途径:重访黑人历史;融入主流社会;指向混杂化身份。本文包括导言、三章正文和结语五部分。导言部分包括对洛林·汉斯贝利及《阳光下的葡萄干》的介绍,文献综述,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一章分析了阿萨盖在自己的身份建构之旅中,选择了回归非洲,重拾自己的文化之根,同时也揭示了存在于种族内部的种族歧视。第二章探讨了以丽娜为代表的非裔美国人在身份认同上的取向。她力求融入美国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同时指出了在建构此身份的过程中,遇到的来自本族群和白人社会的重重困难和阻碍。第三章则集中于贝尼莎和沃尔特的身份建构中的曲折过程:从游离于两种文化的边缘,到徘徊于非裔身份和美国身份之间,到最终重塑非裔美国杂糅身份。结尾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汉斯贝利在描写这些非裔人物身份建构过程中,对单一、不变、本质的身份观的叩问。同时表明,对非裔美国人以及所有被边缘化的少数族群而言,身份建构作为一种文化协商的过程,是一个操演性的、带有政治意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