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内外也涌现出了大量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其中很多文献探讨了如何测度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然而,这些文献大多都集中在上市银行,缺乏对非上市银行的讨论。此外,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许多落后行业的企业运行困难增加,使得银行贷款违约率增加,因此若银行不及时调整贷款行业结构,将极有可能造成损失形成风险。可见,贷款的行业结构是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推行供给侧改革、实施去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从“十二五”时期步入“十三五”时期的背景下,研究贷款的行业结构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因此,本文利用Brownlees and Engle(2017)提出的SRISK的指标,结合K近邻算法,来测算了2011-2017年中国120家上市与非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本文还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考察近年来银行贷款行业结构的变化,并建立了回归模型考察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结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主要提出并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1)如何测度非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考虑了非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后,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又会呈现怎样的分布?利用经K近邻算法改进的SRISK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算后,本文发现:(1)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目前仍然集中在上市银行,但非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2)国有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占比最高,其次是股份制银行,最后是城商行。但近年来国有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占比不断下滑,股份制银行保持稳定,城商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占比不断上升,因此城商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尤为值得关注。(2)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贷款行业结构是否有显著变化?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本文发现“十三五”期间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相比“十二五”期间有显著的提升,这意味着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的同时也要注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此外,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贷款比重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比重显著下降,商务服务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贷款比重显著上升,其他行业的贷款比重没有显著改变。(3)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结构是否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类贷款主要集中于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八大行业。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本文发现制造业的贷款比例增加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增加。(4)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结构确实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影响,由于“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那么“十二五”到“十三五”的过渡是否会增强或减弱这种影响?通过在模型中添加交互项,本文发现“十二五”到“十三五”的过渡加强了制造业贷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抑制作用,但“十二五”到“十三五”的过渡减弱了房地产业贷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还研究了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关问题。本文发现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各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有显著提升,且我国的系统性分布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省份的总GDP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长率的提升会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省份产业结构的“服务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因此,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大力发展本省经济特别是重视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