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BDS)的快速发展,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导航的需求越来越多。基于连续运行参考站的网络RTK技术可以满足区域厘米级的实时定位,是GNSS新一代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国内建成的CORS站很多未兼容北斗系统,而且北斗网络RTK技术的研究还不完善,因此选择目前广泛使用的网路RTK技术—虚拟参考站技术研究,以期为北斗的虚拟参考站技术提供一些技术参考。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北斗网络RTK虚拟参考站观测数据生成的关键算法,着重分析了相关的技术难点,并且对关键问题,如误差模型的建模,基准站整周模糊度的固定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准站误差建模详细阐述了基准站电离层延迟模型,对流层延迟模型和地球自转影响的模型。针对误差源中较难估计的对流层湿延迟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含有相对湿度变化的对流层天顶湿延迟实时估计模型—TTZWD(Three-segment Piecewise Troposphere Zenith Wet Delay)。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与IGS站提供的对流层天顶延迟的结果吻合度较高,比Saastamoinen天顶湿延迟模型的模型精度高。2、基准站整周模糊度的固定基准站网整周模糊度的固定算法包括单历元模糊度滤波模型的设计和整周模糊度的搜索与固定。详细介绍了单历元模糊度的单差滤波模型设计和动态定位中快速搜索固定整周模糊度的方法—MLAMBDA方法。针对MLAMBDA方法会出现搜索空间在某个方向过于扁长的问题,本文提出误差椭圆搜索法EES (Error Ellipse Search),通过实验证明EES方法比MLAMBDA法的降相关效果更好,搜索成功率更高,使用更少的历元固定整周模糊度。3、空间相关误差的区域建模详细研究了空间相关误差的区域建模模型,比较各种区域模型的精度和使用范围,选择线性内插模型构建虚拟参考站的空间相关误差。4、BDS虚拟参考站数据的生成详细介绍了北斗虚拟参考站数据生成的原理,在虚拟参考站数据生成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BDS虚拟参考站数据生成的软件,使用该软件生成RINEX2.1格式的虚拟参考站数据。通过实验证明电离层不活跃阶段和活跃阶段,BDS VRS不考虑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外符合精度)平面精度1.72cm-3.3cm,高程精度5.87cm-8.01cm的定位精度,电离层不活跃阶段比电离层活跃阶段的定位精度高,BDS VRS提高了中长距离单站RTK的定位精度,但同时由于北斗卫星星座的特殊性,BDS VRS的定位结果会出现一些不平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