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抗寒性增强的甘蓝型油菜polCMS恢复系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gkl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中双4号RDH×P28)F1代和P28为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和再生苗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利用油菜抗寒鉴定方法对所构建的DH群体各DH系进行了抗寒性鉴定,筛选到抗寒性强种质资源。同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各DH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甘蓝型油菜(中双4号RDH×P28)F1代和P28为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出胚率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材料,不同单株之间的出胚率也是有明显差异;合适的秋水仙素浓度对小孢子的胚胎发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固液双层培养不但能够显著的促进胚胎发生,而且有利于胚的生长发育;活性炭对小孢子的胚胎发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难诱导出胚的材料。
  2.以(中双4号RDH×P28)F1代和P28等甘蓝型油菜的胚状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影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再生苗形成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影响着小孢子胚状体的再生苗形成;秋水仙素浓度对小孢子胚状体的再生苗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胚状体的发育状态直接影响着胚状体的再生苗形成,发育至子叶期的胚状体成苗率明显高于发育处于鱼雷、心型和花叶期的胚状体;5℃的低温环境下对胚状体进行8天的预培养能显著提高胚状体再生苗形成;固体B5培养基中添加0.1g/L的6-BA能明显的提高小孢子胚状体的成苗率。
  3.对(中双4号RDH×P28)F1代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214个DH株系的DH群体。在武汉地区的华农试验田和鄂西北地区的谷城示范田同时对照播种栽培该F1代的DH群体,遇到五十年来的最低温,进行表观形态的抗寒鉴定,调查冻害程度数据,计算冻害指数和死苗率两项抗寒指标。筛选到抗寒性强的28个DH系。
  4.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F1代的DH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DH系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小,在实验中AFLP扩增产物检测到了平均20%的多态性,DH群体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范围在0.75-0.95之间,可以划分为4个遗传背景有较大差异的类群,每个类群划分为几个遗传背景有较小差异的小类群。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而水稻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近50%。在水稻生产中选用水分高效利用品种,并实行节水灌溉栽培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防雨棚下进行盆栽试验,选用10个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和4个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稻水分高效利用品种的快速、简单、初步筛选的指标及方法,并以水分利用效率(
学位
本文研究了播期对油菜生理生化代谢、产量、品质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平均气温、积温对油菜生长发育,角果发育、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积温与各个生育指标的模型,找出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温度指标,为探讨油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播期对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9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6个不同播期处理的油菜全生育期需经历180-250天。不同年份以苗期和蕾薹期差异最大,平均差距分别为32.5、30.5
学位
通过远缘杂交可以综合亲本种的适应性,创造出新的适应性,丰富基因库、拓宽生存环境,进而促进基因组进化和新物种形成、创造新种质。原生质体融合能有效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合、性器官败育等问题,是有性杂交的补充。体细胞杂种不仅可以实现核DNA重组,也可使胞质基因实现重组,为遗传改良或创造雄性不育材料提供了一条捷径。本研究进行了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2n=36,AABB)、埃塞俄比亚芥(B.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引种最为成功的外来物种。由于其种质资源匮乏,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很难培育出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方面有突破性的新品种。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对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有促进或干扰作用的有关基因导入栽培的陆地棉基因组中,是培育棉花新品种和创造出棉花新的转基因雄性不育类型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实验室已经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
学位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由于其根系再生能力差,移栽成活困难,生产上常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技术,以解决棉花移栽成活困难的问题,使棉花生育期提前。但即使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仍至少有15d,不仅影响了棉花早发,同时也影响了三桃(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所占的比重,因而培育出生根力强的棉花新品种,对于棉花移栽早发、耐旱、防早衰、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发根
学位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较为系统地研究不同性状与栽培稻抗旱性的关系,利用基于土壤水份梯度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设施(罗利军,2005),调查了148个栽培稻品种和76个以中413为背景的多亲本导入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分析了水旱条件下各材料的产量与不同产量因子的相关和回归,以及不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二是探索栽培稻对不同水层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在PVC根管中种植典型水旱稻品种及
学位
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创新和利用,对防止遗传基础单一化,选育甚至重新塑造一批适应性广,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早期预测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对指导杂种亲本的准确选配,选育出强优势杂种组合意义重大。本试验应用SRAP、SSR分子标记分析评价了48份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根据品种间的遗传聚类结果,选择12份亲本按NCⅡ6×6配制36份杂种,并进行杂种优势比较试验,研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已突破7,337,000公顷,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长江流域是世界油菜最大的产区,面积约占世界四分之一。油菜既是高油分作物,又是高蛋白作物,在世界范围如加拿大、西欧、北欧、澳大利亚、印度等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是世界上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油菜菌核病是制约我国油菜生长的重要病害,影响产量很大。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生育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筛选栽培稻抗旱标识品种,利用基于土壤水分梯度的抗旱性鉴定设施与方法(刘鸿艳等,2005),调查18份对水分胁迫具不同抗性的栽培稻在生殖生长至灌浆结实期的形态特征和和生理生化特性,并且在收获期取样考察其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同时,利用PVC根管种植调查所有供试材料在水旱对照处理下的根部性状特征,综合分析了水旱条件下各材料的抗旱性表现;二是利用优良水稻不育系、旱稻保持系和旱稻恢复
学位
在农业生产中杂草象害虫及病害一样威胁着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且由于杂草对环境的适应性及繁殖力都比作物强,而且种类繁多,用传统的人工除草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化学药剂除草成为防除杂草的一种最有效,最省工的办法,因此,选育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已成为化学除草的迫切需要。利用常规的杂交、回交等育种手段,可将已获得除草剂抗性作物中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导入目标品种。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恢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