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至今,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间的发展,老一代农民工卸甲归田,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被称作“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出生年代、成长环境等不同,相较于传统农民工,他们有着独特的群体特征,有人将其简要地概括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高、工作耐受力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然而近年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和技能已经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不仅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将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竞争力,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水平,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各级政府近年来组织了一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然而这些培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如:培训计划缺乏,教学过程不规范;培训教材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训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不合理;培训设施不足,条件简陋;培训教师数量少、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培训重理论轻实训,教学方法单一。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对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够,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力,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等。为建立更加合理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在正视不足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本人提出以下五条对策建议。树立正确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观;二、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和领导;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四、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五、多渠道多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