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株高调控基因Rht-1和GID1的等位变异分析及其编码蛋白的互作机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作为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世界上有43个国家以小麦为主食,占世界总人口的35%,粮食生产的最终目标是高产、优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株高作为重要的农艺性状对作物产量和抗倒伏能力有着重要影响,适当矮化可以提高收获指数。矮杆基因(Reduced height,Rht)是小麦矮化育种的主要对象,通过对株高的调控可以达到提高收获指数和抗倒伏的效果。小麦株高主效控制基因Rht-1与GA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因此,发掘小麦Rht-1基因启动子等位变异和Rht-1所编码蛋白的调控机制,解析Rht-1基因调控株高的机
其他文献
本研究于2004-2005年采取大田试验和池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油玉米品种HE-2为试验材料,以大面积推广高产普通玉米品种浚单20为对照,系统研究了高油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机理及高产优质的调控技术,并探讨了其生理生化基础。试验结果如下: 1 高油玉米光合及生理效应与普通玉米存在明显的差异。高油玉米在生育后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速率低于普通玉米,但高油玉米各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高于普通玉米
本试验以甘蔗品种园林6号以及鱼粉有机—无机复混肥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处理为CK,根据施肥时期以及施肥方法的不同设五个施肥技术处理,以研究不同施肥技术对甘蔗高产群体生长动态、光合生产相关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土壤肥力、蔗茎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群体生长动态:发芽率最高是B处理,为67.85%,其次CK处理65.47%,最低的为A处理,其出苗率为49.4%;分蘖率最高为D处理,为36.1
玉米在我国是第三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的进一步深入,对育种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育种材料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