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发表以来,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以交易费用为核心概念,解释经济活动在厂商、市场以及一些混合组织之间的配置,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主流,纵向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然而在这些研究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其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显现,需要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一是如何吸收并整合新古典经济学对于企业生产属性、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企业交易属性的研究成果,从生产和交易两方面的属性认识企业及其边界的动态变化。二是如何将企业理论研究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将用以解释企业存在及边界的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与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权责对等问题统一起来。三是如何用纵向一体化理论分析创新型产业发展过程中租金分配及其纵向边界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在继承和批判前人关于纵向一体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谈判力配置的角度融合不同的研究,构建一个关于纵向一体化和企业性质问题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并以种业为例,分析谈判力配置与纵向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论文在梳理纵向一体化理论发展脉络,分析谈判力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的基础上,从谈判力与资源配置、谈判力与企业理论、谈判力与纵向一体化等方面阐述了基于谈判力配置的纵向一体化理论。指出谈判力配置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手段,纵向一体化本质上是谈判力配置的优化。以基于谈判力配置的纵向一体化理论框架为指导,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种业纵向一体化发展趋势。并以种业中的8个典型案例分析了谈判力配置与纵向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验证并丰富了基于谈判力配置的纵向一体化理论。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功地建立了谈判力的概念并将之引入到企业理论的研究之中。这一概念的建立将拓展了企业理论中关于权力来源、表现形式、配置规律的认识。二是吸收并整合新古典经济学对于企业的生产属性、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企业交易属性的研究成果,从生产和交易两方面的属性认识企业及其边界的动态变化,从而突破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存在及边界仅是因为节约交易费用的局限。三是将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统一到优化谈判力配置的分析框架之中。认为谈判力配置是企业纵向治理结构的决定因素,不同的治理结构是谈判力配置的表现形式。企业的边界问题、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都是为了实现谈判力配置的优化。论文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或应用价值。一是将谈判力配置作为理解企业性质和边界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将企业的生产性与交易性统一起来,将企业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丰富纵向一体化理论和企业性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二是用创新租金分配的谈判力作为解释企业纵向边界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对于认识创新型产业发展的机理和趋势,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政策具有指导价值。三是以种业为例分析谈判力配置优化问题,对于理顺我国种业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我国育种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