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翻译文化转向研究的深入,翻译与权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与权力的研究就是翻译文化转向的纵深发展,它把翻译研究的重点从文本内部引向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使得学者们开始从历史、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多维视角出发来研究翻译。权力是文化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文化研究所探讨的权力,既包含政治、经济这些显在的权力,也包含压抑与被压抑、支配与被支配这样隐性的权力。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认为,权力无处不在,权力实质上是说话的权力,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同时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权力与话语不可分割;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强势文化的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予以操控。因而,在话语权力理论的关照下,翻译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学革新的历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赋予另一种文化权力的历史(Bassnett&Lefevere,1990:ix)。由于语言本身特征、思维方式与生活经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反映其独特文化的词汇,也就是文化负载词。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负载词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项指数,因此如何正确翻译文化负载词就成为了掌握民族话语权,保持民族文化身份的关键之一。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实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世界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因而近年来有关要求保留民族文化身份和如何能在国际交流中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呼声是越来越高。本文试图从话语权力的视角,结合已有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对运用该理论来探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展示了权力机制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作用及其表现方式。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试图指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翻译始终会受到各种各样权力的操纵和摆布。权力下的翻译与翻译的权力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极其复杂的、充斥着各种权力因子较量的互动关系。翻译工作者在从事文化负载词的译介活动时,应该也必须将各种影响翻译的权力因素考虑进去,运用最恰当的翻译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