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约30%癫痫患者为耐药性癫痫患者,其具体的病因和耐药机制仍不清楚,找到微创、可靠且经济的生物标记物对早期诊断耐药性癫痫及判断临床预后有巨大帮助。本文旨在探究耐药性癫痫患者外周血中miRNA-200c-3p和miRNA-455-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位癫痫患者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36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耐药性癫痫组、药物敏感性癫痫组及健康对照组。收集并整理入组人群的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约30%癫痫患者为耐药性癫痫患者,其具体的病因和耐药机制仍不清楚,找到微创、可靠且经济的生物标记物对早期诊断耐药性癫痫及判断临床预后有巨大帮助。本文旨在探究耐药性癫痫患者外周血中miRNA-200c-3p和miRNA-455-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位癫痫患者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36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耐药性癫痫组、药物敏感性癫痫组及健康对照组。收集并整理入组人群的基本临床资料,评估认知功能及精神心理状况。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miRNA-200c-3p和miRNA-455-3p表达水平,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 ROC)评估二者对诊断耐药性癫痫的价值,同时对二者联合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90例癫痫患者中,耐药性癫痫患者39例,药物敏感性癫痫患者51例。耐药性癫痫患者更易共患精神心理疾病(P=0.003)和认知障碍(P=0.004),且颞叶癫痫(P=0.024),癫痫家族史(P=0.037)和影像学异常(P=0.044)常见于耐药性癫痫患者。就外周血中miRNA-200c-3p和miRNA-455-3p的相对表达量而言,耐药性癫痫组>敏感性癫痫组>健康对照组(P<0.001)。miRNA-200c-3p,miRNA-455-3p及二者联合预测耐药性癫痫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5.1%(P<0.001),82.8%(P<0.001)和93.8%(P<0.001),二者联合优于两项指标单一诊断价值。结论:耐药性癫痫患者更易共患精神心理疾病和认知障碍,颞叶癫痫,头部影像学异常和癫痫家族史常见于耐药性癫痫患者。癫痫患者外周血中miRNA-200c-3p和miRNA-455-3p二者联合对于早期诊断耐药性癫痫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实践中应结合以上所述尽量早期诊断并调整相应的治疗方案,改善癫痫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经常规MRI及DWI诊断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病变特点,观察其近期复查的MRI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新生儿内科病房住院,早期经常规MRI及DWI诊断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于生后14天内完成首次MRI及DWI检查,且近期(间隔11-68天)于院内完善第2次MRI及DWI检查,按照MRI病灶的形态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致死原因,而在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更是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恢复缺血侧脑供血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因素。而缺血灶的供血恢复会引起诸多不良预后症状,而这些目前尚未有真正有效的解决方式,寻找新的能作用于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及分子机制是迫切的。近期研究成果揭示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预防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神经损伤具有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大鼠的I/R模型后给予VNS,
目的:探讨我中心DB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及人格改变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1、收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依据MDS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临床确诊PD和临床很可能PD,经运动障碍专科医师评定符合帕金森病DBS手术适应症并实施手术的患者。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MMSE,MOCA,BAI,BDI,术前MDS-UPDRSIII开关期
目的: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发布了新的高血压指南,该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由原来的血压≥140/90 mm Hg更改为现在的血压≥130/80 mm Hg。同时该指南将血压在130-139 mm
目的:探讨癫痫共病睡眠障碍儿童血浆中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及其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癫痫患儿60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其中癫痫共病睡眠障碍患儿27例,癫痫不伴睡眠障碍患儿33例,另选取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癫痫组患儿
目的:探讨重复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atic Stimulation,rPMS)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a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 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6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头部治疗组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滴度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短期预后相关性以及影响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脑脊液或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收集其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4例未完善腰穿,1例抗体为抗CASPR2抗体,最终纳入32例(15例抗NMDAR抗体,9例抗
目的:对比使用包含拉莫三嗪(Lamotrigine LTG)及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的单药或多药治疗方案控制妊娠期女性癫痫发作时,药物清除率、血药浓度、服药剂量的变化特点及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以指导女性妊娠期癫痫的合理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盛京医院癫痫门诊的患者中治疗妊娠期癫痫的65例连续性病例资料,分析其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
目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基因4(Nedd4-2),编码泛素连接酶E3。近期研究发现,部分癫痫患者中Nedd4-2基因发生突变,并指出Nedd4-2通过介导AMPA受体的亚基Glu A1的泛素化,影响神经元的活动和癫痫发作易感性。近年来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生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突触连接等有着密切联系。泛素化修饰的底物中有很多是影响中枢神经兴奋性的离子通道蛋白,泛素化修饰通过调控这些通道蛋白表达
目的: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CCI)是由长期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进行性神经变性过程。环状RNA及微小RNA作为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缺血性脑损伤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以circ_0000296和miR-141-3p为起点的调控慢性脑缺血的具体机制。研究方法: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进行培养。按照通用方法制备构建CCI体外模型。利用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