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问题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价值”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人们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受到复杂的国际形势、社会结构、学校环境、家庭关系、个人认知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论文基于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研究需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系统研究。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经济、道德、知识、生态和人生方面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问题。论文在运用数据、模型分析掌握和了解成都地区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现状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以下四个方面的观点:首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和异化趋势,即价值观偏异。也就是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偏离。有的偏离的程度较低,表现为价值观的偏差;有的偏离的程度较重或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悖,表现为价值观的异化,价值观偏异是对这些偏差和异化现象的统称。其次,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偏异的成因,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二是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冲击,三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有待加强,四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碰撞。再次,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皮亚杰认知发生论、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探讨矫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偏异的问题,论文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矫正的理论依据,用皮亚杰认知发生论研究矫正的过程,将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作为矫正的方法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矫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偏异的目标、原则、方法、措施和测评进行阐述。论文将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矫正的目标,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和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作为矫正的基本原则。主要采用理论灌输法、思想交流法、行为规范法、文化熏陶法和实践体验法,提出矫正价值观的四点措施:一是加强硬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矫正氛围;二是促进一二课堂结合,牢固强化矫正阵地;三是发挥网络媒体效用,构建虚拟矫正平台;四是优化学生事务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矫正,并阐述了矫正的测评原则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