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政府报告中多次指出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告别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模式,经济发展必须从供给端发力,如何提高微观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地位重要,它们是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基础,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提供税收收入和稳定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却在发展方面存在困难,尤其是税负高的问题,使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遭受严重的瓶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政府报告中多次指出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告别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模式,经济发展必须从供给端发力,如何提高微观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地位重要,它们是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基础,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提供税收收入和稳定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却在发展方面存在困难,尤其是税负高的问题,使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遭受严重的瓶颈。要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发展困局,释放发展活力,离不开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税收方面减轻企业负担。近些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冲击,政府推出大规模的减税举措,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减负,助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那么,税负的降低是否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便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企业税负、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的基础上,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了企业税负的影响因素、政府通过减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经济学依据;其次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政府实行税收政策的特点、中小板上市企业税负的变动情况,并对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产权、地区、规模和生命周期多个维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接着基于2011-2019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数据,采用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税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衡量企业承担的税负,用LP法测算中小板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税负对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融资约束,研发投入,投资效率三个视角检验了企业税负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传导路径,发现企业税负下降能纾解其面临的融资困境,鼓励创新投入和增强投资效率,进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企业产权性质,规模,所处地理区位和生命周期差异上做了异质性分析。稳健性检验则采用OP法重新衡量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准自然实验的方法,来增强结果的说服力。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一是企业税负与中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即税负降低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二是税负下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和投资效率促进了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是企业税负对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产权、地区、规模和生命周期异质性。最后,以实证研究的结论为基础,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法角度给出了本文的建议:一是深化税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二是在地方税权上给予适当的自主发挥空间;三是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四是多管其下,确保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其他文献
行政上的集权和财政上的分权相统一直是我国政治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这一政治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这样的政治体制也是造成政府间税收竞争的主要原因。1994年我国进行的分税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税收裁量权。过去,由于我国的行政上的集权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命和考核方面,中央政府拥有任命地方政府官员的绝对权,地方政府官员只有达到GDP为核心的考核要求才能获得较大的晋升空间。为使辖区GDP增速能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政府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突破关键技术壁垒的重要优惠手段。“十三五”期间,该项政策的减免税额同比增长将近400%,极大地释放了经济活力,但是,这项政策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还有待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财税[2018]99号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升到75%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2019年为研究期间,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
税收是国家的根基,但由于税收本身的强制性、无偿性,避税行为往往与之相伴相生,一直以来,各国在税制建设中不断探索规制违法避税行为的有效举措。在这个背景下,实质课税原则应运而生,并且在我国逐渐得到应用。但由于该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尚未成体系、理论研究不足,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司法层面存在诸多困境。考虑到实质课税原则在国外已有了一定的税法实践,以及我国《民法典》出台等背景,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再审视,研究实质
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诚信建设、加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纳税信用逐步成为税收征管方式创新的一大聚焦重点。国家税务总局在2014年出台《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对纳税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级(2018年增加了M级),等级越靠前则代表企业的纳税信用越高,同时,每年向社会公告A级企业名单,税务机关联合其他单位对A级企业实施激励措施。纳税信用管理具有柔软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依靠税收发挥职能,维持社会稳定。但税收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资金和财富负担,出于盈余管理、获得融资、信息披露、减轻税负的目的,公司进行税收筹划。为了提高征管力度以做到应收尽收,政府对避税行为监管日益严格。2021年我国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税务监管体系,精准实施税务监管的目标。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征管现实客观因素,避税现象仍然严重,导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缺乏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数据,我国整体的投资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金融化水平不断提高,出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业开始扩大权益性投资。权益性投资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一旦增长过快可能会吞噬实体经济,给企业带来“脱实向虚”的风险。为了促进企业扩大投资,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我国出
随着中国电商市场和社交网络平台的日趋完善,网络海外代购给中国国内消费者选择购买海外商品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它不但缓解了国内消费者对海外产品的狂热需求,也同时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海外产品的购物成本。但与此同时,网络海外代购有一些行为也在侵蚀着我国的经济,主要表现在网络海外代购进口环节和国内再销售环节偷逃税款的行为的存在,海外代购的偷逃税款行为在造成我国税收收入短缺,危害我国财政利益的同时,还会破坏市场经济
所谓“两票制”,是指医药制造企业到流通企业开具一道发票,销售至医疗机构再开具一道发票。2016年12月,“两票制”政策推行前,医药行业购销秩序相当混乱,“挂靠”、“走票”、“过票”等行为屡禁不止,为整顿这些行业乱象,国家推出了药品购销“两票制”政策。“两票制”背景下,虽然上述情况得到改善,但是因为“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行业潜规则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药品价格中仍然包含很大一部分的灰色销售成本
集成电路产业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结构初步形成,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和美国、日韩等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进程相对滞后,市场集中度较低,核心技术长期受国外发达国家封锁。我国政府为破解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税收优惠是
目前,我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前进,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随着国内经济迈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将逐渐提升,这是我国完成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大转型、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地方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当下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较大,税收作为财政政策的关键工具,